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淑辉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油脂
  • 2篇果实
  • 2篇核桃
  • 1篇调节剂
  • 1篇亚基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荧光参数
  • 1篇植物
  • 1篇植株
  • 1篇植株生长
  • 1篇生长调节剂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改良
  • 1篇土壤改良剂

机构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省果树研...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张淑辉
  • 2篇张美勇
  • 2篇彭福田
  • 2篇王贵芳
  • 2篇相昆
  • 1篇徐颖
  • 1篇陈新
  • 1篇杜远鹏
  • 1篇肖元松
  • 1篇罗静静
  • 1篇于雯
  • 1篇郭淑华
  • 1篇陈晓璐

传媒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落叶果树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夏黑葡萄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对温室栽培和田间栽培的夏黑葡萄进行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个时间的花穗喷施,试验对果实膨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能促进果粒膨大和提高果实品质效果明显的调节剂组合,温室栽培的以盛花期、盛花后9天各喷布25mg/L赤霉素并留穗尖6cm;田间栽培得以盛花期、盛花后15天分别喷布25mg/L赤霉素、25mg/L赤霉素+2mg/L芸苔素内酯,然后田间栽培的同样2个时间分别喷布25mg/L赤霉素,25mg/L赤霉素+3mg/L噻苯隆+2mg/L芸苔素内酯效果不明显。
郭淑华张淑辉刘佰霖刘笑宏杜远鹏
关键词:生长调节剂膨大果实品质
核桃油脂合成转录因子JrWRI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核桃果实油脂合成与积累的分子调控机理,以核桃果实种仁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油脂合成关键转录因子JrWRI1基因,其cDNA序列全长为1 230 bp,编码409个氨基酸。通过对其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蛋白属于AP2/ERF转录因子超级家族,具有特异的DNA结合序列,调节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定位于细胞核中,符合转录因子行使功能的特点。并构建了JrWRI1超表达重组载体,为进一步研究JrWRI1在核桃果实油脂合成与积累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也为利用分子手段加快高油核桃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王贵芳王文茹张淑辉相昆徐颖张美勇
关键词:核桃果实油脂转录因子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桃植株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桃树耐盐碱能力差,适合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含盐量高和碱性土壤中往往生长不良。因此本试验以盆栽‘瑞光39/毛桃’为试材,利用Ca基蒙脱土(T1)、有机蒙脱土(T2)、麦饭石(T3)、复合纳米硅(T4)和吸湿纳米粘合剂(T5)处理,探究不同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碱性土壤p H值与电导率效果不同,其中T4和T5处理显著降低土壤p H值与电导率,T5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p H值和土壤电导率分别降低4.54%和35.57%。(2)不同改良剂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其中T5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土壤含水量提高29.90%,差异显著。(3)T4和T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均增加真菌中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细菌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微生物物种多样性,T5较T4处理对微生物的效果更显著。(4)不同改良剂处理显著提高桃叶片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T5和T4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7.93%和24.47%。(5)T4、T5处理显著增加植株根表面积、根体积,其中T5处理根体积较CK增加173.05%、根表面积增加49.07%。综上,不同改良剂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增加生物量,促进根系生长,以吸湿纳米粘合剂处理效果最好。
王红张淑辉彭福田肖元松孙茂祥鲍聪聪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土壤含水量植株生长
超表达PpSnRK1不同亚基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以超表达PpSnRK1α番茄株系(T41、T43、T44)、PpSnRK1β1株系(T21、T23)、PpSnRK1β2株系(T91、T92)及野生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材,研究 SnRK1 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的潜在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比野生型高 5.13%-7.70%;PSII 的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比野生型高 44.44%~94.44%。同时与野生型番茄相比,超表达 PpSnRK1 各亚基的番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PpSnRK1β2超表达株系比野生型WT提高38.76%和42.18%;CO2饱和点比野生型番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比野生型高 3.6%~30.73%。各转基因株系的胞间 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高于野生型,并且随着中午气温的升高,野生型番茄胞间 CO2浓度明显下降,而转基因株系没有显著的下降。因此,说明 SnRK1 对植物光合作用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陈晓璐张淑辉王文茹于雯罗静静彭福田
关键词: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
核桃JrSnRK1α1.1调控种子油脂合成与积累
2023年
为探讨核桃SnRK1蛋白激酶对种子油脂合成与积累的调控机理,本研究以‘香玲’核桃种仁cDNA为模板,克隆分离得到SnRK1蛋白激酶α亚基的一个编码基因JrSnRK1α1.1,其CDS序列全长为1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构建植物超表达重组载体PBI121-JrSnRK1α1.1,转化并获得了超表达核桃JrSnRK1α1.1基因的拟南芥株系J-1、J-2和J-3。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植株表型无明显差异。采用数码显微镜对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种子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型,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种子瘪小、表皮皱缩;株系J-1、J-2和J-3瘪小种子占比分别为43.69%、60.80%和45.87%,显著高于野生型WT(8.43%);种子的千粒重比野生型降低了27.95%-29.32%,差异显著;种子平均粒长和粒宽也显著变小;因此JrSnRK1α1.1可能参与了种子的发育进程。进一步对种子的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拟南芥株系J-1、J-2和J-3的种子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分别比野生型下降9.66%、23.86%和17.61%。荧光双分子试验结果表明,核桃JrSnRK1α1.1与油脂合成关键转录因子JrWRI1互作。综上所述,超表达核桃JrSnRK1α1.1对拟南芥植株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显著影响了拟南芥种子的发育,负调控种子油脂的合成与积累过程。
王贵芳姚元涛许海峰相昆梁家慧张淑辉王文茹张明娟张美勇陈新
关键词:核桃转基因种子油脂表型千粒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