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春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4篇护理
  • 3篇血管皮瓣
  • 3篇营养血管
  • 3篇营养血管皮瓣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血管
  • 3篇神经营养血管...
  • 3篇皮神经
  • 3篇皮神经营养血...
  • 3篇皮神经营养血...
  • 3篇缺损
  • 2篇医疗护理
  • 2篇愈合
  • 2篇指损伤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外科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徐春娟
  • 5篇荣向科
  • 5篇刘宗义
  • 1篇赵琳
  • 1篇谢瑞菊
  • 1篇刘刚义
  • 1篇苟军全
  • 1篇胡玲侠
  • 1篇夏培

传媒

  • 5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8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形修复联合康复治疗在手部严重损伤术后瘢痕挛缩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整形修复联合康复治疗对手部严重损伤术后瘢痕挛缩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手部严重损伤术后瘢痕挛缩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瘢痕切除、Z字形松解+皮瓣整形修复术,术后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根据手术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和手功能训练方案,专人负责建立出院患者档案和康复微信群。结果术后32例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手指外观、功能满意,根据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变化进行疗效判定:优10例,良1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对于手部严重损伤术后瘢痕挛缩患者,整形修复联合康复治疗,既能获得较好的手指外形,又能显著提高手功能恢复,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胡凌侠徐春娟魏文孙青云
关键词:瘢痕挛缩康复治疗手功能
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箱,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下表面设置有铁皮,所述箱体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和箱体内部的前后侧表面接触,所述箱体中设置有药品安置仓,所述药品安置仓在隔离板的左边,所述箱体远...
张小英徐春娟魏向丽
多块游离组织联合移植修复手部撕脱伤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多块游离组织联合移植修复手部撕脱伤术后的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2009年5月-2017年12月,对22例手部撕脱伤采用多块游离组织(即足趾与足趾、足趾与皮瓣、皮瓣与皮瓣等)联合移植修复的患者,术后采取皮瓣颜色比色卡和望、测、按、对比等连续动态的观察,系统的心理护理,供受区伤口护理,积极的康复训练等措施。结果22例患者中,3例股前外侧皮瓣术后第2天发生静脉危象,并伴有张力性水疱,给予开放蒂部、清除血肿等处理后解除;2例足背皮瓣术后7 d边缘部分坏死,给予清除坏死组织,二期愈合;1例甲瓣移植术后7 d坏死,行截指术。其余16例38块游离组织均顺利成活,门诊或微信随访3~24个月,手掌手背皮肤无臃肿,再造指可完成对指、持物、抓捏等功能,供区无明显瘢痕挛缩,行走无明显影响。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5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5.5%。结论多块游离组织联合移植术后,科学规范的血运监测、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对移植组织的成活和手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胡玲侠徐春娟谢瑞菊刘刚义王諝桢
关键词:血运观察
腹部S形瓦合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脱套伤
2024年
目的探讨腹部S形瓦合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2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7医院应用腹部S形瓦合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脱套伤22例。创面面积:3.0 cm×1.5 cm~7.0 cm×4.5 cm,单个皮瓣切取面积:3.5 cm×2.0 cm~7.5 cm×5.0 cm。术后通过门诊、电话以及微信随访。结果在22例44块皮瓣中,3块皮瓣感染,二期愈合;其余41块皮瓣及22例皮瓣供区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25个月,平均5.8个月。术后3个月时,3例皮瓣臃肿,1例指尖部皮瓣萎缩,其余18例皮瓣外观饱满,色泽正常,无明显臃肿。评估手功能:优1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8%;供区无影响。结论采用腹部S形瓦合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脱套伤,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创面修复满意等优点,且明显减少了供区皮肤软组织损失,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石定刘宗义宋永斌马芮荣向科徐春娟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脱套伤伤口愈合
一种医疗护理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按摩器,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圆柱表面固定连接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圆柱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T型槽滑动连...
徐春娟张小英魏向丽
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
2024年
目的:探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7月,笔者科室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患者6例,缺损面积为1.6 cm×2.8 cm~3.5 cm×4.5 cm,缺损范围均大于拇指周径的1/2,不超过3/4,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3.2 cm~4.0 cm×5.0 cm,供区移植全厚皮片。术后通过电话、微信和门诊随访皮瓣外观、感觉及手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9.4个月,所有皮瓣全部存活,供、受区均未发生感染,皮瓣外观良好,两点分辨觉8~22 mm。供区植皮均成活良好,2例供区愈合后遗留线性瘢痕。手指功能:优4例,良1例,可1例。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术后疗效满意。
石定刘宗义荣向科宋永斌马芮徐春娟赵琳
关键词:拇指皮神经皮瓣软组织缺损
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因各种开放性骨折、大面积撕脱伤、Ⅱ度以上烧伤、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性溃疡等引起,经一个月以上规范治疗后仍未愈合也无明显愈合倾向的创面[1]。反复换药、静脉使用抗生素、封闭负压引流等方法常不能控制感染源,达到治愈的目的。彻底清创和控制创面感染是治疗的关键,但是过度的清创会加大骨质及软组织等的缺失,可能造成患者部分功能丧失或形态毁损,全身应用抗生素在局部难以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易产生耐药性及肝肾不良反应。
胡凌侠石定徐春娟魏向丽
关键词:硫酸钙难愈合创面
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联合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探讨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联合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017年10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收治的15例骶尾部Ⅳ期压疮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创面于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行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联合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术中切取皮瓣面积为6.0 cm×7.0 cm~10.0 cm×19.0 cm,术中出血量为60~800 ml;术后,除1例患者因低蛋白血症致皮瓣边缘持续渗液、感染出现部分坏死、1例患者因皮瓣过长致远端血运不佳出现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营养治疗后创面乙级愈合外,其余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甲级愈合,愈合时间为8~19 d;术后随访3~36个月,所有患者愈后皮肤颜色、弹性、感觉等均恢复良好,压疮无复发,供区创面愈后皮肤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联合第4腰动脉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Ⅳ期压疮,能有效控制术后创面感染,皮瓣成活率较高,有利于压疮创面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石定苟军全刘宗义荣向科宋永斌马芮徐春娟
关键词:压疮负压封闭引流
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干预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变化,总结护理对策,将心理干预融入常规护理,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121例156指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应用于临床。结果本组再植成活151指,成活率96.8%,获得较好临床效果。结论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因素变化对再植指的成活有重要影响,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促进再植指的成活,是优质护理内涵的深化与体现。
徐春娟夏培魏向丽
关键词:断指再植心理干预护理
改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缺损重建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烧伤整形显微外科收治拇指末节离断伤无法再植或者再植失败患者7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20~51岁,平均39.4岁;左手4例,右手3例;挤轧伤5例,切割伤2例;因指体毁损严重无法再植4例,再植失败后行皮瓣修复3例。剔除离断指体近端的坏死组织后保留指骨,采用、改良大面积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包裹外露指骨重建拇指末节,供区行植皮覆盖。出院后随访皮瓣外观、感觉,以及供区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缺损面积为2.5 cm×4.5 cm~3.0 cm×6.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5 cm×5.0 cm~3.5 cm×6.5 cm。7例皮瓣全部存活,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3个月,皮瓣外形饱满,无臃肿,质地满意,感觉初步建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优5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经改良后进一步将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面积扩大,包裹外露指骨重建拇指末节,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供区损伤小,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刘宗义荣向科刘士强宋永斌徐春娟石定
关键词:指损伤创面修复指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