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乐
- 作品数:20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种手术方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比较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与微型骨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所有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51指,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 2组,A组(24例25指)采用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骨折块治疗;B组(24例26指)采用微型骨锚重建指伸肌腱I区止点,均随访3-6个月,按TAM系统方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A组24例25指,随访23指,平均随访116 d,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14指,良6指,可2指,差1指,优良率86.96%。B组24例26指,随访24指,平均随访108 d,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13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4.62%。2组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70%,B组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法临床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
- 冷元曦支乐邓晖
- 关键词:撕脱性骨折锤状指伸肌腱骨锚
- 微型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3例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处断裂,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4~12个月(平均7.4个月),按TAM系统功能评定法评定:优12例,良8例,可2例,治疗优良率为91.3%。结论应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夏启水李强冷元曦周雄支乐
- 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掌指骨骨折患者手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微型钢板内固定对掌指骨骨折患者手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就诊的8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肌力、总主动屈曲度、手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早,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捏力、握力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总主动屈曲度均比术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克氏针内固定术相比,微型钢板内固定可以缩短掌指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手肌力和关节活动度,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支乐夏启水
- 关键词:掌指骨骨折微型钢板内固定关节活动度
- 手术切除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掌腱膜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掌腱膜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科收治的11例掌腱膜挛缩症患者,采用手部挛缩带为中轴线设计锯齿状连续"Z"型切口,形成连续"Z"字形皮瓣,彻底切除病变掌腱膜后通过连续"Z"型皮瓣改型修复创面,不需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就能闭合创口。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3~36(平均13)个月,手指功能明显改善,屈伸活动基本正常,皮肤无明显挛缩及瘢痕增生,感觉无异常。结论手术切除病变掌腱膜加连续"Z"字改型皮瓣治疗Ⅲ期和Ⅳ期掌腱膜挛缩,能完全彻底切除掌腱膜的同时不需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就能闭合创口,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手术创伤,避免了植皮和(或)转移皮瓣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愈合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强刘新权冷元曦周雄支乐
- 关键词:手术切除掌腱膜挛缩症皮瓣
- 跨踝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开放性Pilon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跨踝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开放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8-05诊治的23例复杂开放性Pilon骨折,均采用跨踝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4例下胫腓联合分离者予以螺钉固定,11例合并腓骨骨折的开放性骨折采用从外踝尖置入克氏针闭合复位髓内固定,10例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皮肤缺损。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5(5~2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6.4(4~11)个月。影像学复位判断标准按Burwell-Charnley系统评价:9例解剖复位,14例良好复位。末次随访时有3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症状,4例出现踝关节僵硬。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按AOFAS评分系统评定:优7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结论采用跨踝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开放性Pilon骨折在达到骨折良好复位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满意等优点。
- 李强冷元曦周雄支乐夏启水邓晖
- 关键词:PILON骨折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60例掌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选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周、6个月、1年掌指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1年)掌指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周掌指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具有各自优缺点,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术后掌骨功能恢复较好,但创伤较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大,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最适宜的手术方式。
- 支乐李强
- 关键词:微型钢板克氏针内固定
- 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 2016年
-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的类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42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根据梅隆分类,与桡掌侧和掌尺侧和桡背侧入路治疗,采用钢板内固定35例,闭合性骨折35例,应用支架结合针固定7例,其中有3例开放性骨折。结果经过6~20个月的随访,42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对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改性医院,共计达到术后患者(1.22±0.38),没有剩余的异常,与主观评价的患者达到(0.50±0.28),客观评价患者达到(0.30±0.21),治疗疗效评价:优30例,中12例。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可影响人体关节的预后,而手术治疗则是治疗骨折的有效方法。
- 支乐夏启水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闭合性骨折手术治疗
- 微型可吸收锚钉治疗锤状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微型可吸收锚钉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21例锤状指患者,采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重建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0~62岁,平均34岁。2例开放性损伤,19例闭合性损伤。本组骨性锤状指10例,腱性锤状指11例,其中骨性锤状指根据Wehbe和Schneider分型^([3])为Ⅰ型中的a型。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7个月。按Cramford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应用微型可吸收锚钉治疗锤状指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内植物可吸收、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李强夏启水冷元曦周雄支乐刘新权
- 关键词:锤状指
- 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涉及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包括承托板,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皆设置于承托板上,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和第二联动组件皆包括连接于...
- 李强王招珍支乐钟彦龙冷元曦夏启水
- “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28指末节指腹、指端缺损患者,均采用"V-Y"推进皮瓣修复创面,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平均10.5)个月。术后皮瓣成活良好,手指指端饱满圆滑、外形良好。术后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15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并发症少,能有效恢复患指功能和外形,避免二次损伤,是修复指端缺损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 刘新权李强支乐夏启水冷元曦
- 关键词:指端缺损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