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真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孕期营养管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孕期营养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月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120例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常规组予常规孕期管理,研究组予孕期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妊娠羊水过多发生率3.33%、剖宫产率20.00%、感染率3.33%、妊高症发生率1.67%低于常规组26.67%、51.67%、13.33%、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1,P<0.05;χ2=13.084,P<0.05;χ2=3.927,P<0.05;χ2=6.982,P<0.05);研究组巨大儿发生率5.00%、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1.67%低于常规组16.67%、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χ2=4.821,P<0.05)。结论孕期营养管理应用在GDM患者中能改善母婴结局,建议进一步推广。
- 孟敏虞咏梅方素真王嘉琦蒋娅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妊娠糖尿病新生儿并发症
- 预警式血糖监测表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 2015年
- [目的]评估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在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日志,比较两组病人应用前及应用后3个月、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自我管理水平变化。[结果]3个月、6个月后两组病人的HbA1c均较基线下降,但两组结果相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GE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糖控制不佳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过程中应用预警式血糖监测表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帮助病人控制血糖水平。
- 谢翠华蒋娅方素真孟敏符霞军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监测
- 影响糖尿病系统教育效果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 目的为了提高糖尿病系统强化教育的效果。方法回顾总结4年来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567例,男221例,女336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51.5岁,糖尿病史1-20年。系统化教育采用门诊-住院-院后管理形...
- 谢翠华罗祥容邓凌符霞军方素真邱吉苗
- 文献传递
- 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经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6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自我管理教育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在干预前后运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和患者积极度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56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干预前后的饮食行为、血糖监测行为、运动行为、足部护理及用药行为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度得分的4个水平段在护理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自我管理教育干预后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同时患者的治疗积极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 方素真周凌燕陆慧芳孟敏李景香
- 关键词:自我管理教育糖尿病足
- 志愿者参与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形式在患者自我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 目的:探讨采用糖尿病志愿者参与糖尿病看图对话教育形式是否有效地使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向有利的自我管理方向发展。方法:某院就诊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甘精胰岛素加三餐前赖脯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3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 谢翠华蒋娅薛耀明罗祥容方素真孟敏李景香
- 文献传递
- 405例门诊2型糖尿病膳食摄入状况调查分析
-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摄入状况,为糖尿病患者的科学营养管理及糖尿病教育者实施营养指导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8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405例,采用面...
- 方素真谢翠华孟敏李景香马媛媛
- 文献传递
- 影响糖尿病系统教育效果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影响糖尿病系统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为病人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情况以及对糖尿病认识程度和教育者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团队合作及教育技巧,认为加强病人对糖尿病的认知以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者掌握教育时机为病人制定教育目标,可提高糖尿病系统教育效果。
- 谢翠华符霞军罗祥容邓凌方素真邱吉苗
- 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104例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老年男性症状问卷(the Aging Males Symptoms Scale,AMS)进行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查,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得分为17~60(35.00±11.13)分,表现为轻度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经济收入、文化程度高低、病程长短、近3个月是否发生特殊生活事件、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腓肠神经是否损伤和糖尿病是否合并多个并发症与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校正后R2=36.6%。结论糖尿病对中年男性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负性影响主要体现在病程及糖尿病并发症;病程越长,合并并发症越多,症状越明显;文化程度高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优于文化程度较低者;近3个月发生特殊生活事件可明显提高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发生;经济收入越低,更年期症状也越明显,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结合以上各因素采取针对性对策,积极防治中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发生。
- 谢翠华蒋娅孟敏何飞英方素真李际敏刘荣珍雷满霞
- 关键词:糖尿病中年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影响因素
- 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峰值与糖尿病足底压力性溃疡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异常足底压力峰值(PPP)分布的特点与糖尿病足底压力性溃疡发生的相关性,分析糖尿病足底压力性溃疡发生的风险因素,为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453例糖尿病病人,采用改进的神经残疾评分(MNDS)评估病人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根据发生糖尿病足压力性溃疡情况将病人分为3组,正常组(DC组)211例、神经病变组(DN组)165例、糖尿病压力性溃疡组(DU组)77例。采用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Footscan 1m板进行足底压力测定,结合足底压力分析仪将足部分为足跟内侧(HM)、足跟外侧(HL)、足中部(MF)、第1趾(T1)、第2趾~第5趾(T2~T5)及第1跖骨~第5跖骨(M1~M5)共10个解剖区域。[结果]与DC组比较,DN组及DU组病人年龄、病程、吸烟、MNDS得分、餐后2h血糖(2h-PB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LBU/Ucr)、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及DU组HM、HL、T1及M1~M4区域的PPP异常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发生糖尿病足底压力性溃疡的风险与病程、足部畸形、吸烟、合并周围神经病变、2h^PBG、T1、M2、M3的PPP有关(P<0.05)。[结论]合并神经病变或者患有溃疡的糖尿病病人在前足及足跟均具有较高PPP,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 谢翠华张倩符霞军蒋娅何飞英罗祥蓉方素真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