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延杰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胶结充填
  • 4篇充填
  • 3篇
  • 2篇尾矿
  • 2篇高浓度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上向分层
  • 1篇深部
  • 1篇深部开采
  • 1篇深部矿床
  • 1篇挑水
  • 1篇铜绿山
  • 1篇铜绿山矿
  • 1篇重选
  • 1篇稳定性
  • 1篇磷矿
  • 1篇流动性
  • 1篇矿床
  • 1篇混合骨料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北三宁矿业...

作者

  • 5篇李延杰
  • 4篇梅甫定
  • 2篇叶峰
  • 1篇陈博文

传媒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磷矿尾砂与尾泥对胶结充填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文章以磷矿采选废弃物浮选尾砂、重选尾泥为细骨料,以磷尾矿为粗骨料,和水泥制备胶结充填材料。在料浆质量比为85%、水泥质量比为7%的情况下,研究添加不同掺量尾砂、混合添加尾砂和尾泥对胶结充填材料流动性、稳定性及力学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尾砂掺量的增加,坍落度、扩散度及稠度总体上都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泌水率呈逐渐减小趋势,分层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抗压强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当混合添加尾砂和尾泥的质量占总干质量40%时,随着尾泥掺量增加,坍落度、扩散度、稠度、泌水率、分层度及抗压强度总体上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综合分析,当细骨料占干质量40%,w(尾砂)∶w(尾泥)为3∶1时,磷尾矿胶结充填材料的各项性能表现良好。
张倓李延杰胡传宇梅甫定黄湛煐周克清
关键词:胶结充填混合骨料
高浓度粗磷尾矿胶结充填参数优化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为优化高浓度粗磷尾矿胶结充填材料的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料浆质量分数、灰砂比、粉煤灰、减水剂对充填体流动性、稳定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确定充填材料的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显示:灰砂比和质量浓度是影响充填料浆流动性的主要因素;4个因素对充填料浆的稳定性和28d抗压强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高浓度粗磷尾矿胶结充填最优参数为灰砂比1/5,质量浓度85%,水泥/粉煤灰5/5,减水剂1.0%。该组参数料浆的坍落度为22.25cm,稠度为9.08cm,分层度为0.76cm,泌水率为0.91%,28d抗压强度为7.00 MPa。
李延杰梅甫定叶峰陈博文程明胜
关键词:胶结充填正交试验参数优化
尾泥对高浓度磷尾矿胶结充填材料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探讨尾泥对高浓度磷尾矿胶结充填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坍落度和稠度评价料浆流动性,选取分层度和泌水率评价其稳定性,选取28d抗压强度评价其力学性能,研究了料浆质量浓度设为85%,水泥浓度设为7%的情况下,尾泥掺量为10%~50%时,料浆流动性、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等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流动性随尾泥浓度的增大先增高后降低,稳定性随尾泥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强度随尾泥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流动性、稳定性、强度的影响效果,尾泥的最优掺量范围为25%~35%。
叶峰李延杰张文龙孟恒梅甫定
关键词:胶结充填流动性稳定性
挑水河磷矿条带充填开采胶结充填体强度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挑水河磷矿的实际情况,采用条带充填开采方法。运用两区约束理论及有效区域理论,推导了条带充填开采胶结充填体强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工程类比法及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采空区胶结充填体的强度。
梅志恒李延杰孟恒王学梁郑桂春
关键词:磷矿胶结充填
铜绿山矿深部矿床上向分层开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被引量:2
2017年
确定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是安全高效地开采深部矿床的难点问题。为研究其影响机制,以铜绿山矿ⅩⅢ号矿体的深部开采为研究目标,选取深部典型矿岩进行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基于岩体RMR分级结果、经验公式以及经验系数,得到区域内岩体力学参数;针对影响采场结构的3个主要因素,设计9组正交试验,运用FLAC3D数值模拟,结合每分层可采矿量,对比分析竖直位移分布、水平位移分布、塑性区域分布、最大主应力分布等力学响应指标。结果表明:在中段埋深一定的条件下,矿房宽度10 m,矿柱宽度8 m,分层高度5 m为适宜采场结构参数。
徐楠梅志恒余仁兵梅甫定李延杰
关键词:深部开采采场结构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