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锦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硅酸
  • 2篇硅酸盐
  • 2篇长江口
  • 1篇动力学
  • 1篇盐度
  • 1篇溶解氧
  • 1篇属对
  • 1篇水体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浒苔
  • 1篇硝酸盐
  • 1篇邻近海域
  • 1篇近海
  • 1篇近海域
  • 1篇环境因子
  • 1篇海域
  • 1篇长江口及邻近...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3篇石晓勇
  • 3篇杜锦
  • 2篇张传松
  • 1篇韩秀荣
  • 1篇李宏亮
  • 1篇卢勇
  • 1篇吴婷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境因子对长江口咸淡水混合水体中硅酸盐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水体盐度、温度、pH值、富氧缺氧等)长江径流淡水和东海外海水的混合过程,初步了解了上述主要环境因子对长江口硅酸盐(SiO3-Si)混合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1)长江淡水(包括已滤和未滤)与外海水在混合过程中,SiO3-Si浓度在大约40 h后可基本达到平衡。2)混合水体中SiO3-Si浓度与其盐度表现出良好的负相关关系,长江口SiO3-Si浓度主要受物理混合稀释影响,已滤长江淡水与未滤长江淡水同外海水混合,二者混合水体中SiO3-Si浓度随盐度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实验条件下,水体泥沙等颗粒物的存在对SiO3-Si在稀释过程中的浓度没有显著影响。3)随着混合水体温度升高,其SiO3-Si浓度略有升高,表明长江冲淡水对外海海域SiO3-Si的补充存在季节性差异。4)pH为4-8时,混合水体中SiO3-Si浓度相差不大,pH=10时,SiO3-Si浓度发生改变,可能是悬浮颗粒物对SiO3-Si的解吸增加、pH影响了SiO3-Si的存在形式。5)在富氧和缺氧状态下长江淡水同外海水混合,混合水体中SiO3-Si浓度无显著差异。
杜锦石晓勇陈鹏张传松
关键词:长江口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硅酸盐混合模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2006年7月-2007年12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春、夏、秋和冬季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数据,对硅酸盐(SiO3-Si)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的混合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该海域表层海水SiO3-Si浓度四季均与盐度(S)相关性较好,秋、冬季稀释模式与理论稀释线(TDL)相符,春、夏季因生物作用、悬浮颗粒物解析和沉积物再溶作用的影响,稀释模式与TDL线存在差异。(2)长江口及邻近海域S〈18海域,表层海水四季SiO3-Si浓度随温度升高略有上升,可能是由于悬浮颗粒物中SiO3-Si的解析量和沉积物的再溶增加;pH值为7.7~7.9时,SiO3-Si浓度基本不变,pH值为7.9~8.2时SiO3-Si浓度随pH升高而降低,主要受物理混合作用影响;SiO3-Si浓度与溶解氧(D0)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S〉18海域表层海水,长江口和杭州湾SiO3-Si含量相对较高,除上述2个高硅区域外,四季在5~32℃温度范围内,SiO3-Si浓度均低于20umol/L,且相差不大;春、夏季受生物作用和物理混合作用共同影响,秋、冬季受物理混合作用影响,pH值为7.9~8.3时SiO3-Si浓度随pH升高逐渐降低,pH大于8.3时SiO3-Si浓度基本不变;春、夏季主要受生物作用影响,SiO3-Si浓度与DO含量呈负相关,秋、冬季因物理混合作用影响呈正相关。
杜锦石晓勇李宏亮卢勇陈鹏张传松
关键词:长江口盐度溶解氧
重金属对浒苔吸收硝酸盐的动力学特性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讨大型海藻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选取浒苔(Ulva prolifera)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室一次性培养实验,从大型藻营养盐吸收动力学角度,研究了Cu(II)、Zn(II)和Pb(II)对浒苔吸收硝酸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Cu(II)(<0.04mg/L)和Zn(II)(<0.12mg/L)对浒苔吸收硝酸盐具有促进作用;当达到一定浓度(Cu(II)>0.10mg/L和Zn(II)>0.20mg/L)时则对浒苔吸收硝酸盐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Pb(II)对浒苔吸收硝酸盐均是抑制作用.Cu(II)、Zn(II)和Pb(II)对浒苔吸收硝酸盐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抑制率IPC50分别为0.23,0.66,0.63mg/L.当添加重金属浓度大于0.50mg/L时,重金属对浒苔吸收硝酸盐的抑制顺序为:Cu(II)最强,Pb(II)次之,Zn(II)最小.
吴老五韩秀荣吴婷杜锦石晓勇
关键词:浒苔硝酸盐重金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