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依柳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英美文学
  • 2篇文学
  • 2篇美文
  • 1篇狄金森
  • 1篇兄弟
  • 1篇兄弟姐妹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意境
  • 1篇意境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表达
  • 1篇语言环境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情趣
  • 1篇视域
  • 1篇陶冶情操
  • 1篇情操
  • 1篇情趣
  • 1篇陀思妥耶夫斯...
  • 1篇文化

机构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杨依柳
  • 2篇李增
  • 1篇苏畅

传媒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文艺争鸣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高校科技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呼啸山庄》与《喧嚣与骚动》疯癫书写的多重身被引量:4
2018年
"讲出所有的真理,但以倾斜的方式。"(1)——艾米莉·狄金森充斥着声音魔力的两部作品《呼啸山庄》和《喧嚣与骚动》,每每读到,总惹沉思:两个堕落陨灭的大家闺秀——凯瑟琳与凯丹斯,两栋面临分崩离析的祖辈传世的大宅——"呼啸山庄"与康普森的"州长之宅"(2),两个支离破碎的家族,一群疯疯癫癫的兄弟姐妹,"呼啸"和"喧嚣"两种不同的声音,却共赴同一种命运。
杨依柳李增
关键词:《喧嚣与骚动》《呼啸山庄》疯癫兄弟姐妹狄金森艾米莉
论原质视域下“不存在”的埃米莉被引量:1
2019年
《埃米莉的玫瑰》中,福克纳通过埃米莉·格里尔森这个离经叛道的人物塑造和反逻辑式的叙事策略表达出作家深邃的哲学意蕴和对人的普遍关注。以拉康和齐泽克对"原质"、"小客体"、"实在界"、"快感"、"剩余快感"的理论来阐释埃米莉这个怪诞的人物,人们会发现其人物形象的构建以及这个"不存在"的人物作为"原质",遮蔽了杰弗逊镇的符号系统并以异化的力量威胁着这个符号系统。然而,这个"不存在"的人物并非哲学上的"空无",而是福克纳在对内战后美国南方社会生活的洞悉和对"原质"感受的基础上,超越了时代的符号体系,在"真"与"实"之间所揭示出人的异化和分离的真相,为人们反思历史和伦理道德教化开创了现代主义的新途径。
杨依柳李增
英美文学教育的审美情趣刍议——评《英美文学教育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文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一定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反映。学习文学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拓展眼界,提升鉴赏能力,熟悉国外文化,还能熏陶思想与陶冶情操。文学可以体现作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个体的价值观,同时文学也是学者们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之一。英美文学是英美国家文学与文化的重要体现,英美文学更像是一面明镜,它可以反映出欧洲国家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审美情趣等内容。而其中英美文学所蕴含的内容不仅是研究西方国家和文化的重要体裁之一,它也不乏渗透着当时的历史事件、哲学思想、科学发展等内容。
杨依柳
关键词:审美情趣教育研究西方文化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英美文学与翻译实践结合——评《英美文学与翻译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只是要通过晤言的转化实现文字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作家在作品本身中营造和渲染的艺术意境进行最大程度的保留,并通过翻译将其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得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像欣赏原文一样从中得到文字和思想上美的享受和启发。
杨依柳
关键词:翻译文字信息艺术意境语言表达语言环境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评论史综述被引量:2
2009年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最有争议的作品。自从1864年问世以来,各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就层出不穷。纵览不同的批评,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这部作品,更可以看到一百多年来学术研究的嬗变。
苏畅杨依柳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