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妍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广西部分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采集广西25个猪场的病料,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组织样品进行全S基因扩增。将41株全S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41株PEDV的S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4.8%~100%,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9.3%~99.4%。S基因进化树图谱显示,广西当前流行的PEDV可分为2个谱系。Attenuated-DR13、CV777和该研究中的CHGXLC055-92013、CHGXLC055-52013、CHGXGP035-72013和CHGXGP035-82013为Cluster1;Cluster3包括该研究另外37株毒株、韩国株Spk1、HuN和日本株NK等参考毒株。表明广西大部分毒株S基因与欧洲株CV777、LZC等国内早期毒株存在较大的差异,进化树亲缘关系比较远;在抗原表位区域存在较大变异,当前的CV777疫苗株在防控PEDV入侵时可能不会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 李春英何奇松冯淑萍杨可妍曾咏芳熊毅颜健华
-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
- 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及HA、NA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解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试验用某猪场送检的疑似流感病料接种9~10日龄SPF鸡胚尿囊腔进行病毒分离,采用RT-PCR及血清学方法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PCR扩增分离毒株的部分HA、NA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从疑似流感病料中成功分离出2株猪源流感病毒,将其命名为A/swine/Guangxi/P2/2011和A/swine/Guangxi/P3/2011;2株分离毒株血凝(HA)试验的血凝价为1∶27,与H9亚型流感病毒阳性血清的血凝抑制(HI)试验的血凝价为1∶27,而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及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均没有发生抑制反应;在交叉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中,2株分离毒株只被N2亚型阳性血清抑制,而与其余7种亚型阳性血清均没有发生抑制反应;部分HA基因与H9亚型流感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81.1%~92.2%;部分NA基因与N2亚型流感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77.3%~88.7%。说明试验分离得到的2株猪源流感病毒株均属于H9N2亚型。
- 何奇松孔子荣李三木孙翔翔冯淑萍杨可妍曾咏芳熊毅颜健华
- 关键词:猪流感H9N2亚型HA基因NA基因
- 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明确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抗原性、耐药性和致病性),为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离自广西百色地区的2株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SW/GX/P2/2011株和SW/GX/P3/2011株)为研究对象,运用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的8个基因片段(HA、NA、NP、M、NS、PB1、PB2和PA基因),经克隆测序后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开放阅读框(ORF)分别是PB2:2280 bp、PB1:2274 bp、PA:2151 bp、HA:1683 bp、NP:1497 bp、NA:1410bp、M:982 bp和NS:838 bp。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全基因组仅M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相似性较高,而HA、NA、NP、NS、PA、PB2和PB1基因核苷酸序列均与禽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相似性较高,在基因型分类上属于G57基因型,为我国广泛流行的H9N2亚型基因型。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HA蛋白发生R180Q、T213A、D216E、M224L、N285S和V287T突变,NA蛋白抗原决定簇S331V、W403S和Q431K也发生突变;NA蛋白在N2亚型的耐药性关键位点119E、151D、292R、276E和294N位点未发生突变,但在NA蛋白抗原区存在S331V、K367E和Q432K突变,且M2氨基酸位点发生S31N突变。2株广西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HA蛋白连接HA1和HA2的氨基酸均为RSSR↓GLF;HA蛋白存在1个因P315S突变而新增的潜在糖基化位点(NCS);NA蛋白未缺失NA潜在糖基化位点,也未出现NA蛋白颈部杆状结构63~65 aa缺失现象,在NA潜在糖基化位点中69、86、146、200和234aa处非常保守,但发生W402S突变。【结论】从广西百色分离获得的2株猪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SW/GX/P2/2011株和SW/GX/P3/2011株)虽为低致病力毒株,但在流感病毒基因重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其致病性有增强趋势,已对金刚烷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应加强广西地区哺乳动物H9N2亚型�
- 孔子荣李三木何奇松曾咏芳杨可妍冯淑萍孙翔翔熊毅颜健华
- 关键词:猪流感病毒H9N2亚型基因重组抗原性
- 广西2株H9N2亚型猪源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分析
- 2020年
- 【目的】了解广西H9N2亚型猪源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揭示其遗传变化规律,为有效防控猪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PCR方法扩增广西2株H9N2亚型猪源流感病毒(A/swine/Guangxi/P2/2011和A/swine/Guangxi/P3/2011)的HA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2株H9N2亚型猪流感分离株的HA基因全长1701 bp,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683 bp,编码560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核苷酸的同源性在83.7%~98.3%,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在86.6%~98.2%。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与A/Duck/HongKong/Y280/97病毒同属欧亚谱系的Y280亚系,其HA基因的裂解位点序列均为RSSR↓GLF,具有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共有8个糖基化位点,其中6个位于HAl区,2个位于HA2区;HA受体结合位点均具有人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特征。【结论】分离获得的广西2株H9N2亚型猪源流感病毒A/Swine/Guangxi/P2/2011和A/Swine/Guangxi/P3/2011,其HA基因属于欧亚普系的Y280亚系,均具备典型的低致病性和与人流感受体结合特征。
- 孔子荣李凡李三木何奇松曾咏芳杨可妍冯淑萍孙翔翔熊毅颜健华
- 关键词:猪流感病毒H9N2亚型HA基因同源性
- 广西犬源H9N2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实验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对广西犬只尤其是宠物犬中携带H9N2亚型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以及小鼠的致病性研究,为流感病毒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测序全基因组,DNAStar和MEGA6.0软件分析氨基酸同源性和进化树,通过小鼠感染实验探究其致病性。结果13株H9N2毒株8个基因节段来源于5个不同谱系的毒株,属于新基因型,氨基酸同源性与广西分离株A/equine/Guangxi/3/2011≥99.0%,6个内部基因与2013年自人流感病毒分离株H7N9亲缘关系密切。毒株HA的裂解位点均为RSSR↓GLF,表明低致病力。氨基酸位点HA226、NA119、NP375和PB2的701位等有变化,其中HA226位为亮氨酸L,具有与人SAα2,6-Gal结合的特性。BALB/c小鼠感染健康犬只中分离的H9N2病毒未在体内复制,而源自感冒犬只的毒株Ca/GX/8和Ca/GX/10能够在体内复制,临床症状明显但不致死。病毒经小鼠体内传代后致病力增强,推测是PB2的611位和PA623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结论从广西各地犬只中获得的13株H9N2亚型流感病毒株经分析发现虽源于禽源,但具备和人源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且内部基因遗传进化关系复杂,对哺乳动物及人类存在较大威胁,亟需加强防控。
- 李三木孙翔翔孔子荣何奇松马琳冯淑萍杨可妍曾咏芳熊毅颜健华
- 关键词:流感病毒H9N2亚型
- 猪瘟病毒广西流行毒株E0基因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应用RT-PCR方法对猪瘟病毒E0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用DNA Star分析软件对6株毒株与猪瘟兔化弱毒苗(HCLV)、石门(Shimen)株、Paderborn株、GXWZ02株的相应片段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CSFV遗传进化树。序列分析表明,广西流行株与HCLV株、Shimen株、Paderborn株、GXWZ02株之间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0.8%-81.5%、82.8%-83.3%、93.1%-94.2%、93.7%-94.2%,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8.3%-89.7%、89.7%-91.1%、96.2%-97.7%、97.7%-99.1%;6株广西CSFV流行毒株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4株病毒相应序列进行比较,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所比较的20株毒株分为2个基因群,广西流行毒株均属于基因群Ⅱ。本研究成功地对广西流行猪瘟病毒株的E0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表明近年来广西流行毒株未发生较大的变异,但病毒株有远离疫苗株发展的趋势。
- 曾咏芳曹佳媛杨可妍吴军覃雨阳熊毅
- 关键词:猪瘟病毒E0基因同源性比较
- 广西地区猪瘟流行毒株E2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流行猪瘟病毒(CSFV)E2基因的变异规律与趋势,及其与疫苗毒株基因的差异性,为制定猪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地区流行CSFV毒株的E2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并与兔化弱毒(HCLV)、石门(Shimen)毒株的E2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绘制遗传进化树。【结果】广西地区流行CSFV毒株与HCLV株、Shimen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9%~83.3%和81.1%~82.4%,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9.3%~90.6%和87.9%~89.5%;不同广西地区流行毒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8%~99.5%和94.1%~99.5%,且均属于S2基因群的S2.1亚群,其中广西玉林株GXYL1、GXYL2、GXYL3、GXYL4、GXYL5均属于S2.1b子群,而广西贺州株GXHZ1、GXHZ2与广西北海株GXBH1、GXBH2株属于S2.1c子群。与HCLV株、Shimen株的E2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相比,9株广西地区流行CSFV毒株共有49处氨基酸发生变异,其中与抗原特性有关的变异有5处,分别为G713E、T724Y、E727H、I732S和S734R位点。【结论】广西地区流行CSFV毒株随时间推移的变异不明显,但其遗传变异总趋势朝着偏离疫苗株的方向发展。
- 吴军袁小宁杨可妍欧莹曹佳媛孙翔翔曾咏芳覃雨阳熊毅
- 关键词:猪瘟病毒E2基因同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