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 作品数:20 被引量:5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不同光质对蚂蟥生长和内在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50 d实验期内,比较红光(610±10)nm、蓝光(450±10)nm、白光(全光谱)和自然光(full spectrum)对30日龄蚂蟥生长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0~40日龄期间,蓝光对蚂蟥的促生长作用最强,红光组和白光组在50 d后表现出明显的促进蚂蟥生长的优势,红光和白光最终质量显著高于蓝光和自然光(P<0.05);红光下蚂蟥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消化酶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白光下蚂蟥SOD,CAT,ALP酶活性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光质对蚂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p H和抗凝血酶活性影响不显著。蚂蟥50日龄后,红光下消化酶活性最高且生长最快,白光下抗逆酶活性最高,光质对蚂蟥内在品质无显著影响。 戴道新 郭巧生 史红专 王嘉 卢鑫关键词:蚂蟥 光质 免疫 蚂蟥性腺及生殖细胞周年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4 2018年 采用组织切片和电镜技术,对蚂蟥生殖系统及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蚂蟥具有完全独立的雌雄生殖系统,11个月为1个生殖周期;精巢先于卵巢发育,当卵细胞仅为原始生殖细胞团时,精子已经初步具备了完整的形态,精细胞和卵细胞有序发育同步成熟;根据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发育情况,将精巢发育分为增殖期(1~3月龄)、生长期(4~5月龄)、休眠期(6~8月龄)、成熟期(9月龄)、排放期(10月龄)和退化期(11月龄)共6个时期,将卵巢的发育分为形成期(1~2月龄)、增殖期(3~4月龄)、生长期(5~8月龄)、成熟期(9月龄)、排放期(10月龄)、休止期(11月龄)共6个时期。结论:蚂蟥是"同步性雌雄同体"动物,精卵巢发育各有6个分期,精卵细胞有序发育同步成熟。 史红专 刘宏 郭巧生 王嘉 刘飞关键词:蚂蟥 性腺 发育 组织学 蚂蟥与梨形环棱螺营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ICP-AES、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蚂蟥、梨形环棱螺体液和全肉中总蛋白、粗脂肪、总糖、无机元素、氨基酸的含量,比较和分析蚂蟥与梨形环棱螺体液和全肉中的营养成分,为蚂蟥人工饲料的研究以及资源开发提供基础。结果表明,蚂蟥、螺蛳体液、螺蛳全肉中总蛋白量分别为65.01%,32.12%,43.31%,粗脂肪的量分别为5.317%,8.828%,4.896%,蚂蟥总蛋白、粗脂肪、总糖的量与螺蛳体液和全肉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蚂蟥、螺蛳体液和全肉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氨基酸和无机元素,三者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2.6,221.59,40.78 mg.g-1,鲜味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7.51,14.5,32.03 mg.g-1,抗氧化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8.81,5.91,9.73 mg.g-1;蚂蟥、螺蛳体液和全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前3位均为Glu(谷氨酸)、Asp(天冬氨酸)、Leu(亮氨酸),钙(Ca)、磷(P)、镁(Mg)等大量元素的含量均较高,微量元素锌(Zn)、硅(Si)、铁(Fe)的含量排列很相似。实验结果提示可以考虑将蚂蟥作为新资源食品进行开发,同时可为其人工饲料的开发提供依据。 孟凡国 史红专 王嘉 刘宏 郭巧生 龚飞龙关键词:蚂蟥 梨形环棱螺 氨基酸 无机元素 一种蚂蟥室内高密度养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蚂蟥室内高密度养殖方法。本发明目的在于在现有室外高密度养殖方法基础上提供一种在室内环境可控条件下便于管理、节约成本、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养殖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蚂蟥干品亩产可比现有室外高密度养殖方法提高... 郭巧生 史红专 李蒙蒙 王嘉 刘飞文献传递 一种蚂蟥室内人工冬眠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蚂蟥室内人工冬眠方法。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在室内操作简便、存活率高的蚂蟥人工冬眠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蚂蟥存活率可比现有室外自然越冬提高约67%。本发明在基本不减损蚂蟥体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蚂蟥保种率。与现有... 史红专 郭巧生 闫士猛 王嘉 戴道新文献传递 高温环境下蚂蟥病害病原初探 被引量:2 2018年 该文以健康蚂蟥为对照利用高通量测序对高温环境下患病蚂蟥病变肌肉、肠道、发病蚂蟥养殖水体环境与沉积物的细菌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细菌多样性,分析高温环境下患病蚂蟥细菌性疾病的致病菌。结果表明,各处理原始序列达83 000以上,并且有效序列占比在87%以上,GC量在52%~54%,细菌多样性丰富。细菌相对丰度分析表明各处理中均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细菌含量最为丰富。与健康蚂蟥肌肉、肠道相比,发病蚂蟥肌肉、肠道中拟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脱硫弧菌属细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且在发病蚂蟥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具有丰富的含量,推测诱发蚂蟥夏季高温细菌性疾病的致病菌为拟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脱硫弧菌属细菌。 魏伟威 史红专 郭巧生 刘飞 王嘉 闫士猛 丁安东 施国伟 吴斌关键词:蚂蟥 养殖环境 细菌多样性 致病菌 不同养殖密度和换水频率对蚂蟥生长和内在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6年 采用生物量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棕榈酸硝基苯酯(ρ-NPP)比色法、福林-酚法等方法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和换水频率对蚂蟥生长、消化酶活性、生化指标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蚂蟥的最终质量,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活力,SOD,CAT,ALP酶活性与密度呈反比,与换水频率呈正比(P<0.05);换水频率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呈负相关,与溶氧量呈正相关;养殖密度和换水频率对蚂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p H和抗凝血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因此,每亩50万条为较适宜的养殖密度,每72 h 1次为较适宜的换水频率。 李蒙蒙 郭巧生 史红专 王嘉 戴道新 闫士猛 齐恒基 芦鑫 刘立涛关键词:蚂蟥 养殖密度 消化酶 采收及加工方法对金边蚂蟥抗凝血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了采收及不同加工方法对金边蚂蟥抗凝血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分别设置了6种加工方法,4个部位和5个体重等级,采用凝血酶直接滴定法分别对各处理样品进行抗凝血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加工方法中,金边蚂蟥鲜品经冷冻干燥处理后其抗凝血酶活性最高,达1 303.56 U·g^(-1),而90℃烘干样品最低,为15.44 U·g^(-1);在不同部位中,金边蚂蟥头部的抗凝血酶活性最高,为226.42 U·g^(-1),尾部仅为102.12 U·g^(-1);在不同体重级别中,金边蚂蟥体重≤10 g时,抗凝血酶活性最高,为328.86 U·g^(-1),体重≥40 g时,抗凝血酶活性最低,为87.71 U·g^(-1)。综上所述,采收及不同加工方法对金边蚂蟥抗凝血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影响。在金边蚂蟥加工中应该选取体质量在20~30 g的金边蚂蟥,优先选用超低温冷冻干燥方法进行干燥,其次选用晒干方法进行干燥。 勾玲 程搏幸 郭巧生 史红专 刘飞 卢昱希 王嘉 闫士猛 吴曼郡 戴道新关键词:采收 抗凝血酶活性 日本医蛭血餐后消化道生理特性和消化周期的初步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日本医蛭吸食血液后消化道生理特性和食物消化周期,探讨其长期消化食物机制。方法:测定日本医蛭进食后0 h、12 h、24 h、10 d、30 d、90 d和150 d体重、消化道内容物中无机离子、蛋白质和葡萄糖浓度以及消化酶比活力变化。结果:日本医蛭进食后体重先增加后降低;消化道内容物红细胞进食24 h后出现破裂,10 d后完全消失;无机离子浓度进食后0 h时最高,24 h内降低到稳定水平,蛋白质和葡萄糖浓度缓慢增高,在90 d达到稳定;消化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比活力先增高后降低,30~90 d达到最高,脂肪酶比活力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日本医蛭吸食血液后主要通过降低Na^(+)、Cl^(-)等无机离子浓度来降低渗透压引起溶血,释放营养物质,但由于消化酶活性低,消化周期可达90 d。 缪一休 史红专 郭巧生 王嘉 郭丽媛 常淮阳关键词:渗透压 溶血反应 消化酶 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红光光照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蚂蟥室内高效养殖的光照处理方法。本发明目的在现有室内养殖方法基础上提供一种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的养殖方法。采用本发明红光处理方法,蚂蟥干品亩产可比自然光养殖提高约103.9%。本发明在不扩大蚂蟥室内养殖面积的前... 史红专 郭巧生 戴道新 王嘉 刘飞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