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康
作品数:
2
被引量:2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共建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兴刚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顾洪如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程云辉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丁成龙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许能祥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农业科学
主题
1篇
稻秸
1篇
营养品质
1篇
玉米秸
1篇
杂交
1篇
杂交狼尾草
1篇
真菌
1篇
土地利用
1篇
土地利用方式
1篇
农牧
1篇
农牧交错带
1篇
剖面分布
1篇
剖面分布特征
1篇
青贮
1篇
象草
1篇
狼尾草
1篇
混合青贮
1篇
交错带
1篇
放线菌
1篇
不同利用方式
机构
2篇
江苏省农业科...
1篇
山西大同大学
1篇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2篇
王康
1篇
杨俊霞
1篇
甄莉娜
1篇
许能祥
1篇
张英俊
1篇
丁成龙
1篇
程云辉
1篇
顾洪如
1篇
王兴刚
传媒
2篇
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2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菌群数量及剖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2012年
应用稀释平板法对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及撂荒地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50cm土层可培养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利用方式下各类菌群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细菌的数量天然草地>五年生羊草地>耕地/五年生苜蓿地>撂荒地;真菌的数量撂荒地>五年生羊草地>五年生苜蓿地>天然草地>耕地;放线菌数量在天然草地中最多,撂荒地及五年生苜蓿地中数量最少。三类菌群在0~50cm土层中基本上都表现为0~10cm含量最多,往下逐层递减的趋势。退耕地种植羊草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效果好于紫花苜蓿。
甄莉娜
王康
杨俊霞
张英俊
关键词:
放线菌
真菌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方式
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及象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被引量:15
2012年
对稻秸分别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乳酸菌(Chikuso-1)添加剂处理探讨其对不同原料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的青贮料pH、乳酸(LA)含量和氨态氮/总氮(AN/TN)均极显著优于对照(无添加物,P<0.01),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粗蛋白质(CP)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机物消化率(IVOMD)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添加乳酸菌的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料干物质回收率(DMR)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混合青贮料的pH、LA含量、AN/TN、WSC含量、CP含量、ADF含量、DMR差异极显著(P<0.01)。稻秸与玉米秸混合青贮料品质最佳,最差的是稻秸与象草混合青贮料。
许能祥
丁成龙
顾洪如
程云辉
王康
王兴刚
关键词:
混合青贮
稻秸
营养品质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