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玉彬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赤霉
  • 1篇毒素
  • 1篇毒素检测
  • 1篇农杆菌
  • 1篇农杆菌介导
  • 1篇农杆菌介导转...
  • 1篇籽粒
  • 1篇小麦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霉病
  • 1篇几丁质
  • 1篇几丁质合成酶
  • 1篇根癌
  • 1篇根癌农杆菌
  • 1篇根癌农杆菌介...
  • 1篇根癌农杆菌介...
  • 1篇禾谷
  • 1篇禾谷镰刀菌
  • 1篇合成酶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许玉彬
  • 1篇姚明镜
  • 1篇张静柏
  • 1篇李和平
  • 1篇廖玉才
  • 1篇武爱波

传媒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禾谷镰刀菌亚洲种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功能鉴定
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冬麦区及黑龙江春麦区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禾谷镰刀菌亚洲种(Fusarium...
许玉彬
关键词:几丁质几丁质合成酶赤霉病禾谷镰刀菌超微结构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
文献传递
小麦和玉米籽粒赤霉菌产毒类型的PCR检测被引量:9
2005年
为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鉴定赤霉菌毒素的方法,根据赤霉菌毒素生物合成调控路径T ri5-T ri6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用于检测和鉴别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雪腐镰刀菌烯醇(N IV)毒素的赤霉菌特异DNA片断。结果表明,产生毒素DON的赤霉菌具有一个300 bp的特异DNA片断,而产生毒素N IV的则为360 bp。PCR检测与HPLC或GC/M S化学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利用这一方法分析检测了小麦、玉米籽粒中赤霉菌产毒类型,发现除健康籽粒外,在所有轻微、中度、严重感染赤霉病的小麦或玉米籽粒中,均同时检测到DON及N IV的两种DNA片断,表明这一对通用引物对两种毒素特异DNA片断的扩增效率相同。这些结果说明,该技术是一种经济、快速、可靠的PCR检测技术,可广泛用于赤霉菌及其毒素检测鉴定中。
武爱波李和平张静柏姚明镜许玉彬廖玉才
关键词:小麦赤霉菌毒素检测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