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良功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骨细胞
  • 4篇成骨
  • 4篇成骨细胞
  • 3篇流体剪切力
  • 2篇术后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外科
  • 2篇膝关节
  • 2篇膝关节置换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2篇OPG
  • 2篇RANKL
  • 2篇BMP2
  • 2篇BMP7
  • 2篇ERK5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6篇夏亚一
  • 6篇滕元君
  • 6篇赵良功
  • 4篇王翠芳
  • 4篇陈少龙
  • 4篇马靖琳
  • 4篇安丽萍
  • 4篇姜金
  • 4篇汪静
  • 3篇崔兆辉
  • 2篇吴萌
  • 2篇张成俊
  • 2篇徐立虎
  • 2篇盛晓赟
  • 1篇陈孝琼
  • 1篇杨凯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iRNA 沉默 ERK5基因对 MC3 T3-E1成骨细胞增殖及BMP2/BMP7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ERK5信号通路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功能分化蛋白BMP2/BMP7的影响。方法应用小RNA分子干扰技术(siRNA)沉默ERK5基因,分别将浓度为20、40、60、80 nmol/L的ERK5 siRNA干预MC3T3-E1成骨细胞,筛选ERK5 siRNA转染的最佳浓度。噻唑蓝实验(MTT)检测转染后12 h、24 h、36 h和48 h细胞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K5、BMP2和BMP7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不同干预组BMP2及BMP7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当ERK5siRNA浓度为60 nmol/L时,MC3T3-E1成骨细胞的ERK5 mRNA的表达下降最为显著,沉默率为76.8±2.2%(P<0.01)。ERK5 siRNA转染后12 h、24 h、36 h,成骨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但48 h转染组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ERK5 siRNA转染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空白组与对照siRNA组成骨细胞的BMP2/BMP7 mRNA变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RK5 siRNA转染组的BMP2/BMP7 mRNA明显降低(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空白组与对照siRNA组成骨细胞的BMP2/BMP7蛋白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但转染组成骨细胞的BMP2/BMP7显著降低(P<0.05)。结论 ERK5 siRNA对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以及骨形态蛋白BMP2和BMP7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滕元君陈少龙赵良功姜金崔兆辉夏亚一汪静王翠芳安丽萍马靖琳
关键词:成骨细胞细胞增殖骨形态蛋白
普里林线与丝线缝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普里林线(Prolene线)与普通丝线缝合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7月至2015年0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行TKA手术的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普里林线缝合组(39例)与丝线缝合组(43例);平均年龄(61±4)岁,男性22例,女性60例。收集主要指标:浅表与深层感染例数、术后切口红肿例数;次要指标: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材料费用、5级满意度自评分数、术后第1、3、7天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SPSS 19.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浅表与深层感染例数、术后切口红肿例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5级满意度自评分数、术后第1、3、7天VAS评分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普里林线缝合组患者出现切口红肿的概率15.4%(6/39)低于丝线缝合组46.5%(20/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P<0.05);普里林线缝合组患者对切口自评满意度(4.4±1.2)分高于丝线缝合组(3.8±1.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普里林线缝合组缝合时间(8.2±2.5)分高于丝线缝合组(3±1.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6,P<0.05),且普里林线缝合组的材料费用(80元)高于丝线缝合组(20元);普里林线缝合组与丝线缝合组在浅表及深层感染率、术后1、3、7 d VAS评分、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里林线可以安全的应用于缝合TKA手术切口,适合于对手术切口外观要求较高者使用。
滕元君郭来威吴萌杨凯赵良功盛晓赟徐立虎张成俊夏亚一
关键词:聚丙烯类外科伤口
ERK5阻断剂BIX02188介导的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在流体剪切力(Fluid Shear Stress,FSS)作用下,成骨细胞(MC3T3-E1)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探讨ERK5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ERK5特异性阻断剂BIX02188干预MC3T3-E1成骨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490nm吸光度值,观察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并检测ERK5 mRNA的表达情况。给成骨细胞加载生理强度为12 dyne/cm^2的流体剪切力,观察OPG、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浓度为15μM的ERK5特异阻断剂BIX02188能够有效的抑制ERK5 mRNA的表达;生理强度为12 dyne/cm^2的FSS能够显著地促进OPG mRNA表达(P<0.05),降低RANKL mRNA表达(P<0.05);当BIX02188干预成骨细胞后,FSS对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的影响明显减弱(P<0.05)。结论 ERK5特异阻断剂BIX02188能够有效介导FSS对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的表达。
陈少龙滕元君赵良功姜金崔兆辉夏亚一汪静王翠芳安丽萍马靖琳
关键词:流体剪切力成骨细胞ERK5OPGRANKL
ERK5信号通路介导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BMP2,BMP7mRNA的表达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流体剪切力对MC3T3-E1成骨细胞BMP2,BMP7mRNA的表达影响,并探讨ERK5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ERK5特异性阻断剂BIX02188干预成骨细胞,MTT比色法检测酶标仪490 nm吸光度,观察成骨细胞增殖情况以及ERK5mRNA的表达。并采用生理强度为12dyne/cm2的流体剪切力干预成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P2,BMP7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浓度为15μM的BIX02188干预成骨细胞后,成骨细胞的生长的抑制以及ERK5mRNA的降低呈浓度依赖性。流体剪切力能够明显增加BMP2和BMP7mRNA的表达(P<0.05),且该种反应能够被ERK5信号通路阻断(P<0.05)。结论:ERK5信号通路调控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BMP2,BMP7mRNA的表达。
滕元君赵良功陈少龙姜金崔兆辉夏亚一汪静王翠芳安丽萍马靖琳
关键词:流体剪切力成骨细胞
周期性和持续性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加载模式的流体剪切力(周期性或持续性)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以及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影响成骨细胞功能的最佳流体剪切力加载模式。方法:对MC3T3-E1成骨细胞分别加载生理强度为12 dyn/cm2的周期性流体剪切力或持续性流体剪切力。其中,持续性模式采用12 dyn/cm2的流体剪切力,加载成骨细胞2 h,静息2 h;周期性流体剪切力采用12 dyn/cm2流体剪切力加载成骨细胞30 min,然后静息3 0min,如此往复循环4次,总的加力时间为2 h。最后,MTT法检测不同加载模式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blot检测两组成骨细胞OPG、RANKL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两种加载模式的流体剪切力均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与持续性流体剪切力相比,周期性流体剪切力更能有效的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另外,两种模式的流体剪切力均能有效地调控MC3T3-E1成骨细胞OPG、RANKL的表达(P<0.05)。但与持续性流体剪切力相比,周期性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OPG蛋白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41.34%±5.37%vs 80.42%±4.19%,P<0.05);对成骨细胞RANKL蛋白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24.17±5.92)%vs(8.45±2.18)%,P<0.05]。结论:与持续流体剪切力相比,周期性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增殖以及OPG、RANKL蛋白有更显著的调节作用。
陈少龙赵良功滕元君陈孝琼姜金夏亚一汪静王翠芳安丽萍马靖琳
关键词:成骨细胞流体剪切力骨保护素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收住的7例骨关节炎患者单侧TKA后感染病例,其中1例为急性感染,5例为亚急性感染,1例为慢性感染。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有持续的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或有切口窦道,且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排除标准为有持续的疼痛但ESR、CRP均低于正常值。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54-70岁,平均(63±6)岁,其中2例行膝关节融合术,4例行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1例行Ⅰ期清创垫片更换术。手术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RP、ESR、中性粒细胞比率(NE%)等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例Ⅰ期关节融合患者与4例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术前、术后CRP(t=6.87,P〈0.01)、ESR(t=3.75,P〈0.05)、NE%(t=8.34,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疼痛明显消除。7例患者翻修术前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73±18)°(45°-90°),伸直平均角度为(177.86±3.93)°(170°-180°)。末次随访4例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患者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75±15)°(60°-95°),平均伸直角度(178.75±2.50)°(175°-180°),2例膝关节行关节融合术,关节无活动度。1例Ⅰ期更换垫片患者于术后4个月再次出现膝关节肿胀、疼痛并再次培养出细菌,感染未能完全控制。结论CRP、ESR、NE%可作为诊断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指标,膝关节融合术及Ⅰ期旷置、Ⅱ期翻修术均可有效控制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但前者牺牲了膝关节功能,Ⅰ期旷置、Ⅱ期翻修在治愈感染的同时保留了膝关节的功能,可以作为此类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
盛晓赟许田恩赵良功徐立虎滕元君张成俊夏亚一吴萌
关键词: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