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郧

作品数:3 被引量:1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冻融
  • 3篇冻融循环
  • 2篇土结构性
  • 1篇冻融循环作用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交第一公路...

作者

  • 3篇马巍
  • 3篇郑郧
  • 2篇邴慧
  • 1篇李国玉
  • 1篇彭惠
  • 1篇穆彦虎

传媒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冻融循环对土结构性影响的机理与定量研究方法被引量:62
2015年
冻融循环对不同土的结构性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通过探讨冻融循环对土结构性影响的机理,认为土的三相组成是水分相变和水分迁移的基础;在冻融过程中,土的三相比例与分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土的结构性随冻融循环发生改变.对土的结构性要素进行了讨论,建立了适于定量分析的结构性要素层次划分体系,定义"冻融结构势"作为土体结构性的定量参数,提出用结构性要素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化率来估计土体的损伤比,初步探索了冻融循环对土结构性影响的定量研究方法.
郑郧马巍邴慧
关键词:冻融循环
冻融循环对土结构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及影响机制分析被引量:86
2015年
基于室内试验,研究了土颗粒与土孔隙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发现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土样产生了颗粒破碎,从而导致土的液塑限、塑性指数、比表面积均有所增大。通过压汞试验,发现冻融循环还会使土样中的大、中孔隙含量总体增加,小孔隙的含量减少,而微孔隙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经历了15次冻融循环后,颗粒组成、孔隙分布及比表面积等均趋于稳定。通过分析土的三相组成在水分相变和迁移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认为土的三相组成是冻融过程中水分相变和迁移的基础,冻融过程中水分相变、冰晶生长和水分迁移对土颗粒和孔隙的反作用力,是冻融循环对土结构性影响的根本原因。
郑郧马巍邴慧
关键词:冻融循环
一个考虑冻融循环作用的结构性定量参数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土的结构性可以从本质上揭示土体的工程性质和行为本质。冻融循环对土体结构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结构性定量参数"综合结构势"的基础上,增加考虑了冻融循环对土结构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考虑冻融循环对土结构性的影响作用的结构性定量参数(简称冻融结构势)。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和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分别获得原状土、浸水饱和土及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土样的单轴强度、失效应变、回弹模量和能量耗散,对用不同参数表示的冻融结构势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利用CT扫描试验获得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土样中间截面的CT数均值,对冻融结构势进行了验证。认为不同参数表示的冻融结构势反映了土体结构性的不同方面,而用强度和能量耗散表示的冻融结构势能够较好地反映土结构性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情况,并提出在不同参数表示的冻融结构势之间的关系可能跟土质、加载方式等因素有关,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郑郧马巍李国玉穆彦虎彭惠
关键词:冻融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