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被引量:5
- 2009年
- 随着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源合成途径日渐全面的认识,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良,以期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含量已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和遗传修饰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本实验室的相关工作,着重介绍黄酮和花青素、吲哚生物碱、莨菪烷和吡咯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重要植物药用成分的次生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 刘颖刘娟肖莹陈军峰张磊
- 关键词:药用植物生物合成代谢工程转录调控
- 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6年
- 丹参酮类和丹参酚酸类化合物是丹参中两类主要的活性成分,其含量水平是丹参药效的决定因素,直接体现了药材的品质。为深入解析丹参的品质内涵以提升丹参品质,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阐明丹参中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机制及累积特征。近年来,随着更高效的基因组、代谢组等研究手段的应用,丹参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研究对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药材品质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刘薇薇陈军峰肖莹张磊陈万生
- 关键词:丹参丹参酮丹参酚酸生物合成
- 板蓝根抗病毒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是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性中药。以落叶松脂素为代表的木脂素类成分是板蓝根发挥抗病毒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综述板蓝根木脂素类成分生源途径解析、关键调控基因筛选和次生代谢工程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板蓝根抗病毒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提升板蓝根药材品质及促进板蓝根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奠定基础。
- 肖莹马瑞芳陈军峰杨颖博张磊陈万生
- 关键词:板蓝根菘蓝抗病毒木脂素生物合成
- 有效成分生源途径解析与调控技术在中药材生产实践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被引量:1
- 2017年
- 中药材资源与质量是整个中医药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在决定中药材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有效成分是其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药效物质的有无多寡是药材质量的核心要素。药效物质的积累水平与原植物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阐明有效成分生源途径,揭示药材品质物质内涵形成机制,调控有效成分生物合成,实现药材品质保障与提升。基于药效物质的中药材品质调控技术体系包括整合分析高通量检测手段所获得的系统生物学多重组学数据,解析有效成分生源合成的遗传机制,从中挖掘和鉴定具有品质识别功用的分子标记,将生源途径调控技术应用于中药材优异种质创制、种植过程精准管理和采收分拣质量识别的全程控制,实现有效成分高效合成和/或稳定积累,提升药材品质。
- 张磊陈军峰肖莹谭何新李卿陈万生
- 关键词:中药品质分子标记
- Bt Cry1Ac基因和半夏凝集素PTA基因共转化提高四倍体菘蓝对菜粉蝶和蚜虫的抗性
- <正>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将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3300BP(包含Bt和Pta基因,以Bar基因作为抗性筛选标记,CaMV35S为启动子)转入四倍体菘蓝。PCR和
- 陈军峰陈万生
- 关键词:抗虫菜粉蝶蚜虫
- 文献传递
- 高通量测序解析大青叶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被引量:6
- 2018年
- 中药大青叶是菘蓝的干燥叶片,主要活性物质为吲哚类化合物,包括靛蓝、靛玉红、色胺酮等,以上吲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起始于色氨酸途径,目前在植物中的合成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以成熟菘蓝叶片为研究对象,对茉莉酸甲酯诱导的叶片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对已知途径进行了转录组注释,并对未解析途径进行了预测分析.分别获得了色氨酸代谢途径中色氨酸、吲哚乙酸、吲哚苷和萜类吲哚生物碱合成几个代谢支路中16个催化步骤的38个编码基因.通过共表达网络分析,预测转录因子bHLH125可能对吲哚途径具有核心调控作用;CYP2A6-1和CYP735A2等蛋白可能催化生成靛蓝、靛玉红、色胺酮前体的羟基化反应,对这两个蛋白与底物分子的结合进行分子对接建模,均显示对吲哚分子具有较好的结合力.本研究为后续开展菘蓝代谢调控和育种,以及开展吲哚类物质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候选基因.
- 陈军峰李卿王芸张青磊张磊陈万生
- 关键词:大青叶
- 茉莉酸甲酯介导的菘蓝中木脂素活性成分的转录调控研究
- 木脂素(lignan)类化合物是板蓝根(Radix isatidis)中一类主要的抗病毒活性物质,而其在板蓝根药材中的含量相对较低.茉莉酸甲酯(MeJA)可以有效提高板蓝根原植物(Isatis indigotica)中木...
- 陈军峰张磊陈万生
- 丹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血小板凝集活性菌株的筛选
- 2013年
- 目的:分离鉴定丹参内生真菌,考察其代谢产物粗提物的体外抗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活性。方法:对丹参的叶、茎和根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采用ADP诱导血小板凝集实验测试丹参内生真菌粗提物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活性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0株内生真菌,发现5株内生真菌的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结论:丹参中分离的多种活性内生真菌具有潜在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 苏春燕韩婷陈军峰李铁军明乾良陈素红秦路平
- 关键词:丹参内生真菌抗血小板凝集
- 催化菘蓝活性木脂素生物合成的漆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从转录组数据库中发掘并分析了参与菘蓝落叶松脂素生物合成的关键合成酶之一——漆酶(laccase)的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以后的功能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从已有菘蓝转录组数据库中寻找漆酶并分析其各项特征,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同源性分析、蛋白结构分析和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后表达特征等分析。结果菘蓝漆酶基因(Iilacs)中的Iilac3和Iilac5在MeJA诱导下的转录水平与药效成分的积累相一致,推测其可能为参与落叶松脂素合成的潜在的功能基因。结论通过对菘蓝漆酶进行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今后功能蛋白的筛选和进一步研究其生理生化机制和结构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 陈亮李卿陈军峰冯婧娴张磊陈万生
- 关键词:菘蓝漆酶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