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术前感染八项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染八项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其包含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感染八项检测仪器及软件、自动审核规则执行软件、人工审核单元。本发明通过自动审核规则的合理设置,使得所述自动审核系统通过率可高达85%,...
- 陈康
- 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和肠-肝轴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旨在研究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早产儿的肠道微生态特征和肠-肝轴在PNA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住院期间曾接收14d以上的胃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为13例患有PNAC的早产儿,对照组为24例未患PNAC的早产儿。对两组患儿不同日龄的粪便中肠道菌群的DNA情况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测定。同时检测两组早产儿不同日龄血清血炎症细胞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肝胆生化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后第1、7和14d的肠道菌门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D1)^(2)=0,χ_(D7)^(2)=1.06,χ_(D14)^(2)=6.98,P均>0.05),生后第30d的肠道菌门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D30)^(2)=16.29,P<0.05);对比两组出生后不同日龄肠道菌门的相对丰度,结果显示两组在生后第7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9、2.00、2.00,P均>0.05);两组在生后第14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1、24.74、6.64,P均<0.05),两组在生后第30d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8、25.88、34.63、33.36,P均<0.05),提示在生后第14d和第30d实验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动态的肝胆生化和炎症指标,结果显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上,实验组在生后第14d、第30d和第60d血清ALT、T-BIL、D-BIL、TBA、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血清PCT、IL-6水平在�
- 杨秀芳曾柳钰郑铠军邹梅玲陈康施尚文丁俊彩杨仙姬
- 关键词:炎症指标早产儿胃肠外营养胆汁淤积
- 肠道微生态-LPS-TLR4通路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症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炎症损伤与肠道微生态-LPS-TLR4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3月1日-2021年1月31日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确诊为NEC新生儿11例为实验组,随机选取30例同期在新生儿科病房住院喂养顺利,排除NEC及败血症诊断的新生儿为对照组。采集2组新生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eal-time PCR表达谱分析2组粪便肠道菌群;取2组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血清PCT、CRP、IL-6、SAA等指标,对比2组肠道菌群、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炎症指标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本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变形菌门占82%(9/11),厚壁菌门占9%(1/11),放线菌门占9%(1/11),对照组变形菌门占20%(6/30),厚壁菌门占73%(22/30),放线菌门占7%(2/30),2组患儿的粪便肠道菌群分布有差异(χ^(2)=11.521,P<0.05);实验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患儿血清PCT、CRP、IL-6和SAA等炎症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EC患儿的肠道菌群以变形菌门为主,伴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外周血炎症指标升高。可见,肠道微生态-LPS-TLR4通路可能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症损伤相关,具体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杨秀芳简伟华丁俊彩陈康施尚文
- 关键词:肠道菌群TOLL样受体4炎症指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β-catenin通过ASK1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炎性反应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β-catenin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采用普通聚合酶联反应(PCR)的方法和Western-blot的方法在过表达β-catenin的RAW264.7细胞和对照细胞中验证差异表达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ASK1,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RAW264.7细胞中,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的表达;构建铜绿假单胞菌角膜炎的动物模型,应用siRNA沉默ASK1,观察ASK1在体内对炎性反应的调控;应用ASK1质粒,在过表达β-catenin的RAW264.7细胞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基因水平,观察ASK1对β-catenin介导的炎性反应的回复作用。结果在过表达β-catenin的RAW264.7细胞中ASK1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后,沉默ASK1可抑制炎症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构建铜绿假单胞菌角膜炎的动物模型,实验结果发现沉默ASK1后临床评分降低,角膜炎症程度和范围降低,同时可抑制角膜中IL-6和IL-1β的表达。进一步机制探讨发现ASK1可减弱β-catenin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结论β-catenin通过调控ASK1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
- 傅强王伟佳黄福达缪丽韶杨山虹陈康
- 关键词:Β-CATENIN铜绿假单胞菌炎性反应
- 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基因突变致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茵陈水提物对多药耐药蛋白3(MDR3)基因突变导致的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①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应用体外细胞培养、CRISPR/Cas9慢病毒感染、MDR3突变基因导入等技术处理后,比较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0)和处理后16、32、48 h不同时间点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的水平,确定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的时间。②将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MDR3基因野生型组、MDR3基因突变组、茵陈水提物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只用培养液处理,MDR3基因野生型组应用慢病毒感染融入野生型MDR3基因和培养液培养,MDR3基因突变组应用慢病毒感染慢病毒导入MDR3(c.485T>A、c.2793insA、c.1031G>A、c.3347G>A)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茵陈水提物干预组应用慢病毒感染导入MDR3突变基因和培养液培养的基础上,加入100 g/L茵陈水提物预处理,然后将4组肝细胞分别加入1%脂肪乳诱导处理,处理时间为构建MDR3基因突变PNAC肝细胞模型脂肪酸诱导所需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组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组肝细胞编码MDR3、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蛋白(ABCB4、ABCB11、ABCC2、ABCC3、ABCC4)和TNF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MDR3基因野生型组比较,MDR3基因突变组在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前和处理后16 h肝细胞上清液中肝胆生化指标(ALT、AST、TBil、DBil、IBil、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1%脂肪乳诱导处理32 h和48 h MDR3基因突变组肝细胞上清�
- 杨秀芳宾淑铭李丹李丹陈康梁慧英陈康郑铠军丁俊彩陈桂灵
- 关键词:新生儿
-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OX40的表达水平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比较肺结核病人和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T淋巴细胞上共刺激分子OX40的表达水平,以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包括Th1、Th2、Th9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进而探索OX40的表达水平与结核病进程以及CD4^+T细胞功能亚群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广州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4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TB)组,健康对照(HC)组40名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收集研究对象血浆,分离出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BMC和T淋巴细胞上OX40的表达;检测Th1、Th2、Th9和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肺结核组PBMC、CD4^+T、Treg细胞上OX40的表达以及OX40^+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结核组CD4^+T细胞中Th1、Th2和Treg亚群比例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Th9亚群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上OX40^+比例呈负相关(r^2=0.347 4,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OX40的表达明显降低,并且肺结核患者Treg比例的增加可能与其OX40表达降低有关。
- 屈文婷刘依婷詹晓霞陈康廖春信刘曦吴敏昊
- 关键词:肺结核OX40T淋巴细胞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7-12月分离出的97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方法进行检测,检测4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即VIM-2、IMP-2、VIM-1、IMP-1的表达,数据采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药物的基因突变中,IMP-1基因的突变率最高,14株菌株存在突变,突变率为14.4%;其他3种IMP-2、VIM-1和VIM-2的基因突变菌株分别为9、6株和7株,突变率分别为9.5%、6.2%和7.2%;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4种β-内酰胺类药物基因突变率与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的突变率基本相同。结论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4种β-内酰胺类药物基因突变率分别高于敏感菌株,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王娟张秀明兰海丽陈康李美玲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基因分型
- 实施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 2021年
- 审核检验报告需要综合判断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因素,人工审核存在标准不统一、时延长、易疲劳等问题。国内实验室探索建立了自动审核系统,AUTO 10-A等参考文件仅提供框架指导,具体实施时仍面临许多问题。该文结合生化检验结果自动审核实践,总结建立自动审核系统时在制定审核规则、确立审核流程和选择实现方式时面临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 欧阳能良王伟佳陈春明陈康李任洲田原苏韶生
- 关键词:生化检验
- 一种术前感染八项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染八项检验结果自动审核系统,其包含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感染八项检测仪器及软件、自动审核规则执行软件、人工审核单元。本发明通过自动审核规则的合理设置,使得所述自动审核系统通过率可高达85%,...
- 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