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剑
-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新冠疫情下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研究
- 2022年
-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艺术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就业趋向,如中小微企业招聘数量缩减,就业率骤降;就业流向、分布更加广泛;就业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焦虑、思想紧张情况加重等。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艺术类高校要提供更加精准化的就业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信息精准推送;多方面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多渠道支持创业,创造就业新增长点,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高效开展,努力实现毕业生就业创业数量和质量全面提高。
- 李四军韩晓剑
-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 如何破解美术院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基于麦可思对X校的数据调查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以X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指标调研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美术院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职业期待、就业能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议美术院校加强毕业生职业认知教育,完善美术类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具有美术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
- 韩晓剑安辉
- 关键词:就业质量社会需求
- 美术类院校“本科导师制—辅导员”培养模式改革
- 2017年
- 文章分析了传统培养模式中引入"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本科导师制—辅导员"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本科生导师的甄选体现专业性和经验性;明确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融合;加强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
- 于季芳韩晓剑贾鹏龙白涛
- 关键词:导师制辅导员本科生
- 西部地区艺术院校文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
- 2022年
- 在国家创新创业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文创的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高校的文创研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繁荣,需要有效地培养人才和运用人才,专业文创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从教育环节入手厉行改革。本文以西安美术学院文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为例,扩大艺术与文化结合的影响效力,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 李四军韩晓剑
- 关键词:开放共享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后疫情时代的共情意识培养
- 2023年
- 后疫情时代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课程发展带来了挑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程,“德法”课要在遵循思政育人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以共情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和结终点,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平台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和拓宽“德法”课教师的理论高度和知识宽度,有效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度,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
- 韩晶磊韩晓剑
- 延安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路径探寻
- 2024年
-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艰苦奋斗作风、树立实事求是态度。当前,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识不足、方式单一、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开展学习延安精神实践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不断拓展延安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韩晓剑
- 关键词:延安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哲学视野下的创意思维与艺术境界培养
- 2022年
- 随着世界科技的日益进步,新媒体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立体、多维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其实更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在哲学视野下探讨创意思维的培养。互联网的发达体现出了大的时代背景,哲学视野体现出了对事物本质的关注,而创意思维则是隐藏其间的具体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创新。
- 李四军韩晓剑
-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哲学视野创意思维互联网艺术境界
-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例
- 2020年
- 文章以西安美术学院2016-2018届毕业生为例研究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去向、收入变化趋势、就业现状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和职业期待吻合度等指标,分析就业趋势及存在问题原因,并从政府、高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围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给出相应建议。
- 韩晓剑安辉王忠坤王梦圆
-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