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亮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80nm第二代半导体红激光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评价980nm第二代半导体红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病例112例,其中980nm第二代半导体红激光前列腺剜除(DiLEP)手术组50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PKRP)手术组62例。比较两组手术病例术前、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膀胱冲洗液体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QOL评分、Qmax、PVR与术后第3个月指标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发现,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改善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LEP组和PKRP组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体量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方面DiLEP组要优于PKRP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均<0.05)。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980nm DiLE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效果与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相当,但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拔管时间方面有明显优势。980nm DiLEP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前景。
- 张伟王禾保庭毅邱建新杨增悦张波马建军汪涌宋斌李欣雷永华赵娜付晓亮赵致广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外科手术
- miR103通过靶向PDCD10逆转顺铂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耐药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miR103在前列腺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03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LNCap、22Rv1和DU145以及顺铂耐药细胞株PC-3/DDP、LNCap/DDP、22Rv1/DDP和DU145/DDP中的表达。以PC-3/DDP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miR103 mimic或inhibitor转染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PDCD10的表达。采用PDCD10过表达载体转染过表达miR103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与亲本细胞系比较,miR103在顺铂耐药细胞系中低表达。上调miR103,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下调miR103,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少,但不具有显著性。过表达miR103,PDCD10的表达显著减少。转染PDCD10过表达载体显著减少miR103 mimic诱导的PC-3/DDP细胞凋亡,逆转了miR103 mimic对P-gp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03通过靶向PDCD10抑制P-gp的表达逆转前列腺癌细胞耐药。
- 付晓亮杨增悦舒涛王东
- 关键词:P糖蛋白前列腺癌
- 癃清片与左氧氟沙星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炎症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癃清片与左氧氟沙星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非细菌性炎症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68例CN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6例,A组应用癃清片单独治疗,B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单独治疗,C组应用癃清片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A、B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有效率较A、B组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癃清片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CNP的临床疗效较单一用药更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付晓亮舒涛王东崔栋杨增悦雷永华
- 关键词:癃清片左氧氟沙星疗效
- 人源性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单链抗体的基因构建、表达及鉴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别构建人源性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单链抗体(sc Fv)/鱼精蛋白截短体(tp)、sc Fv/弗林蛋白酶识别位点(Fdt)/流感病毒融合肽结构域(HA2)/tp融合蛋白基因。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纯化并检测sc Fv、sc Fv-tp、sc Fv-Fdt-HA2-tp融合蛋白的活性。方法:采用PCR的方法,扩增融合基因sc Fv、sc Fv-tp、sc Fv-Fdt-HA2-tp,将获得的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通过Ni2+-NTA螯合层析纯化。ELISA分析融合蛋白抗原亲和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人源性抗PSMA融合基因,经IPTG诱导后在M15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的目的蛋白均能与PSMA抗原结合。结论:融合蛋白具有结合抗原的活性,为靶向递送siRNA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苏燕胜高云付晓亮王东王倩云刘娜贾红兵秦卫军温伟红王禾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单链抗体融合蛋白靶向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