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洋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渗流
  • 3篇驱油
  • 2篇岩心
  • 2篇剩余油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驱油效率
  • 2篇灰岩
  • 2篇混相
  • 2篇礁灰岩
  • 2篇CO2驱
  • 1篇多孔介质
  • 1篇岩屑
  • 1篇液相扩散
  • 1篇油管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回归
  • 1篇支持向量回归...
  • 1篇渗流规律
  • 1篇渗流特征
  • 1篇瞬时液相扩散...

机构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天空燃控...

作者

  • 7篇冯洋
  • 4篇孙雷
  • 2篇陈敏
  • 1篇罗强
  • 1篇潘毅
  • 1篇王杰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孔隙类型礁灰岩模型微观水驱渗流实验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礁灰岩储层中的流体在微观渗流过程中的渗流规律和分布特征,文中以流花油田D5P1井为例,利用礁灰岩岩心制作了岩心薄片模型,采用可视化技术微观模拟水驱油过程,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4种孔隙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实验观察发现,裂缝方向与微观流体渗流和剩余油的分布密切相关,孔洞的存在有利于提高岩心采收率,在驱替结束时基质中普遍存在大量的剩余油。这些发现为该油田下一步进行注水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孙雷陈敏桑頔冯洋
关键词:驱油效率渗流规律剩余油分布
一种模拟开采凝析气藏析出凝析油后油管流动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采凝析气藏技术领域的一种模拟开采凝析气藏析出凝析油后油管流动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它主要由凝析油储罐、螺杆泵A、球阀A、分流管、球阀B、液体流量计、法兰盲板、温度传感器、凝析油进口、计算机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
冯洋孙雷
文献传递
基于礁灰岩真实岩心薄片模型的微观水驱渗流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真实岩心微观渗流过程中的渗流规律和流体分布特征,研制了一套新的微观可视化驱替观测装置。利用真实礁灰岩岩心制作岩心薄片模型,采用可视化岩心夹持器模拟水驱油过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组模型实验。实验观察发现,基质对岩心水驱的影响很大,不能忽略,同时观察到流体在岩心呈现明显的三维流动状态,这将导致通过面积计算得到的孔隙度、饱和度、采收率等数据存在误差,误差大小与孔隙组成和分布有关。
孙雷陈敏桑頔冯洋
关键词:驱油效率剩余油分布
C/C复合材料与Ti3Al基合金TLP扩散连接界面设计、工艺及机理研究
C/C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疲劳、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学等领域均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如制造飞机及高速车辆的刹车系统、火箭喷管喉衬以及作为骨修复生物材料等。Ti3Al合金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
冯洋
关键词:复合材料TI3AL合金TLP扩散连接磁控溅射力学性能
基于GA-SVR的CO_2驱原油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模型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得到更精确的CO_2驱原油最小混相压力,考虑挥发组分(N_2+CO_2+CH_4+H_2S)含量、中间烃组分(C_(2-6))含量、重质组分(C_7^+)含量、重质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重质组分密度以及温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参数寻优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模型优点在于使数据结构风险最小化,是基于数据精度高和回归函数复杂性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全局参数寻优得到最优模型,根据测试样本数据可以给出预测结果,得到更为准确的最小混相压力数值。该模型计算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3.44%,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细管实验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孙雷罗强潘毅冯洋
关键词:CO2驱最小混相压力支持向量回归机
保温时间对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Ti_(3)Al/Ti_(2)AlNb接头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Ni-Ti复合箔片作为中间层,在990℃、低连接压力(0.1 MPa)下,通过瞬时液相(TLP)扩散连接制备了Ti_(3)Al/Ti_(2)AlNb异种合金接头。分析了保温时间(10~90 min)对Ti_(3)Al/Ti_(2)AlNb接头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TLP扩散连接接头的界面演变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Ti_(3)Al/Ti_(2)AlNb接头具有典型的“Ti_(3)Al|Al_(0.5)Nb_(0.5)Ti_(3)|残余Ni|NiTi|NiTi_(2)|残余Ti|Al_(0.5)Nb_(0.5)Ti_(3)|Ti_(2)AlNb”多层梯度结构。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抗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保温时间达到60 min时,Ti_(3)Al/Ti_(2)AlNb接头的抗剪切强度最大,达到167±12 MPa。另外,接头的断裂主要发生在Ti_(2)AlNb/Ti附近的NiTi_(2)层,并向Ti层延伸,呈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
王杰张艺伟熊晏邻杨锦冯洋
多孔介质中气驱油渗流特征的微观可视化研究
微观驱替可视化实验是在多孔介质孔隙水平上研究流体的流动特性和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的微观模拟技术。可视化模拟实验可以实现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角度,直观的观测和研究凝析油气相态变化特征,并结合相关理论认识总结剩余油形成及其二次运...
冯洋
关键词:渗流特征CO2驱混相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