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Cu-Co共掺杂ZnO稀磁半导体的水热法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水热法了制备不同掺杂比例的Zn0.95Cu0.05-xCoxO(x=0,0.025,0.05)稀磁半导体材料。X射线衍射(XRD)表明所有样品具有结晶良好的纤锌矿结构,随着Co掺杂量的增加点阵常数有所增大。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发现所有样品形貌为纳米棒状结构,分散性良好。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仪(EDS)测试结果说明样品中Cu2+、Co2+是以替代的形式进入ZnO晶格中。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发现在所有样品中都存在较强的紫外发光峰、蓝光发光峰和绿光发光峰,而且峰位发生蓝移。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样品在室温条件下存在具有铁磁性。
- 魏智强徐可亮张旭东武晓娟王璇杨华姜金龙
- 关键词:共掺杂ZNO基稀磁半导体水热法铁磁性
- Zn_(1-x)Mn_xS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发光性质被引量:5
- 2016年
- 水热法制备Mn离子掺杂的ZnS(ZnS∶Mn)纳米颗粒,研究不同比例掺杂Mn离子对Zn1-xMnxS纳米颗粒光致发光性质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Zn1-xMnxS(x=0、0.01、0.03、0.05、0.07、0.10)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球形纳米晶,晶粒大小均匀,粒径在15-20nm之间.室温下,用350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Zn1-xMnxS纳米粒子,可以得到浅施主能级与锰t2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蓝色发光,发光强度随锰掺杂量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发射峰位随锰掺杂量的变化有一定移动.究其原因可能与硫空位有关,硫空位影响ZnS的浅施主能级,锌锰比对硫空位的数量和能级位置有一定影响.
- 王青张旭东魏智强戴剑锋李维学
- 关键词:水热法硫化锌
- Co、Ni共掺杂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室温铁磁性
- 2015年
-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镍共掺杂TiO_2纳米颗粒。实验中陈化、退火时间以及退火温度和掺杂物总量(4 mol%)保持不变,通过改变掺杂物,使掺杂物质不同(4 mol%Co,2 mol%Co+2mol%Ni,4mol%Ni),对制备的纳米晶体结构和磁性进行分析,探究掺杂物对结构和磁性的影响。形貌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_2纳米颗粒成功掺杂,颗粒大小稍有变化,结构无变化。磁滞回线由VSM磁强计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o掺杂TiO_2纳米颗粒磁性最强,TiO_2晶格中Ti元素为+4价;由于掺入Co^(2+)比Ni^(3+)产生的氧空位要多,导致Ti_(1-x)Co_xO_2室温铁磁性更强;当同时掺入Co^(2+)和Ni^(3+),Ti_(1-x-y)Co_xNi_yO_2没有室温铁磁性,可能是Co^(2+)和Ni^(3+)互补作用降低氧空位浓度造成的。
- 刘晓明张旭东谢柱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掺杂TIO2铁磁性
- 锰掺杂硫化锌纳米颗粒的制备及磁学性质
- 2015年
- 硫化锌(ZnS)是非常重要的II—VI族稀磁性半导体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光电特性。采用水热法制备ZnS:Mn纳米颗粒,研究不同掺杂量Mn离子对ZnS:Mn纳米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样品的形态和微结构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ZnS:Mn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为球形六方结构,晶粒大小均匀,粒径在15~18nm之间。室温下,磁测量表明,施加相同的外磁场,样品磁化强度随着Mn离子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更多的Mn离子会占用间隙位置,并生成顺磁性物质,这将导致硫空位含量降低,使剩余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减弱。
- 王青张旭东魏智强戴剑锋李维学
- 关键词:水热法掺杂硫化锌铁磁性
- 碳包覆氧化镍纳米颗粒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 2019年
- 采用直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核壳结构碳包覆氧化镍纳米颗粒,并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谱仪和表面物理吸附仪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以及交流阻抗等技术研究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碳包覆氧化镍纳米颗粒具有典型的核壳结构,内核为面心立方结构的氧化镍纳米颗粒,外壳为碳层。颗粒形貌主要为立方体结构,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在30~70 nm范围,平均粒径为50 nm,外壳碳层的厚度为5 nm。碳包覆氧化镍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 张旭东张旭东魏智强白军善朱学良姜金龙
-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碳包覆NIO核壳结构电化学性能
- MnFe2O4/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被引量:1
- 2020年
- 由于纳米尺度的尖晶石结构金属氧化物独特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水热法合成了MnFe2O4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MnFe2O4/r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FTIR、XPS、拉曼光谱(Raman)、光致发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光谱漫反射(UV-vis DRS)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元素分布、结合能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MnFe2O/rGO复合材料为立方尖晶石结构,形貌呈不规则的椭球形,颗粒大小比较均匀。rGO表面所负载的MnFe2O4纳米粒子被石墨烯部分包裹,颗粒尺寸小,分散性好。MnFe2O4/rGO复合材料的电子-空穴对的再结合效率降低,其中石墨烯具有较多缺陷,无序程度较高,含氧基团被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部分还原,数量大大减少。MnFe2O4/rGO复合材料的带隙小于纯MnFe2O4带隙,发生了红移现象。
- 丁梅杰张旭东魏智强黄尚攀姜金龙
- 关键词:微观结构光学性能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
- Cr掺杂SnS2纳米花的微观结构与光学性能
- 2019年
- 以曲拉通为修饰剂,通过水热法合成花状Sn1-xCrxS2纳米晶(x=0、0.01、0.03、0.05和0.07),研究Cr掺杂浓度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XRD、EDS和XPS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具有结晶良好的六方纤锌矿结构,Cr3+以替代Sn4+的形式掺杂进入到SnS2晶格中。随着Cr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发生膨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发现掺杂样品的光学带隙发生蓝移现象。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的吸收峰位并没有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掺杂SnS2样品的光致发光(PL)谱图出现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4个发光峰。随着掺杂浓度增加,发光强度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以纳米花Sn0.95Cr0.05S2样品的最低。色度图CIE表明,Sn1-xCrxS2样品显示黄色荧光发光。
- 赵文华魏智强梁家浩马龙张旭东姜金龙
- 关键词:CR掺杂稀磁半导体微观结构光学性能
- 尖晶石结构Ni掺杂ZnFe2O4纳米颗粒的性能表征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纯ZnFe2O4和不同含量Ni掺杂Zn1-xNixFe2O4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能量色散分析(XED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技术研究掺杂浓度对Zn1-xNixFe2O4(x=0,0.1,0.3,0.5)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和磁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1-xNixFe2O4纳米颗粒结晶良好,Ni2+以替代Zn2+的形式掺杂到ZnFe2O4晶格中,生成立方尖晶石结构ZnFe2O4。随着Ni含量的增加,晶粒尺寸增大,晶格常数发生收缩。样品的形貌呈不规则的椭球形,且颗粒大小比较均匀。红外光谱的吸收峰位置并没有随Ni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变化。Zn1-xNixFe2O4纳米晶的光学带隙随Ni掺杂浓度增加而增大,与相应块体相比发生蓝移。在室温下,纯ZnFe2O4纳米晶呈现超顺磁性,掺杂样品具有明显的铁磁性。
- 梁家浩魏智强朱学良张旭东武晓娟姜金龙
- 关键词:ZNFE2O4晶体结构光学性能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