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慧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胶体
  • 2篇
  • 1篇等温吸附
  • 1篇地表
  • 1篇双酚
  • 1篇四溴双酚
  • 1篇四溴双酚A
  • 1篇热力学
  • 1篇吸附热
  • 1篇吸附热力学
  • 1篇粒级
  • 1篇煤灰
  • 1篇孔径雷达
  • 1篇雷达
  • 1篇极化
  • 1篇极化特征
  • 1篇海岸
  • 1篇海岸带
  • 1篇合成孔径
  • 1篇合成孔径雷达

机构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4篇李佳慧
  • 3篇邱素芬
  • 3篇薛杨
  • 2篇许端平
  • 2篇刘嘉欣
  • 1篇赵晓亮
  • 1篇蔡觅
  • 1篇王宇
  • 1篇王源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特征
2017年
以采自内蒙古霍林河煤矿的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吸附行为,重点探讨了温度、p H值和离子强度对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煤胶体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过程可由Freundlich表面吸附-分配复合模型很好地描述.随着温度的升高,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吸附的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同样都有所下降,但温度的升高对分配作用的影响程度较大.p H值主要影响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分配作用,在p H值为9时,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其对总吸附量的贡献率为97.5%;而在p H值为6~8时,则以分配作用为主,其对总吸附量的贡献率为64.0%~78.9%.Ca^(2+)浓度为0.001~0.1 mol·L^(-1)时,离子强度对于四溴双酚A在煤胶体上的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均影响较小.
薛杨许端平李佳慧邱素芬王宇
关键词:四溴双酚A
不同粒级煤胶体对汞的吸附热力学被引量:3
2017年
采集煤样并提取煤胶体,通过分批实验研究其对汞的吸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和粒径都能显著影响煤胶体对汞的吸附作用,随温度的升高、粒径的减小,煤胶体对汞的吸附量均增大。煤胶体对汞的吸附过程可用吸附-分配复合模型较好的描述,这说明汞在煤胶体上的吸附并不是单一的表面吸附或分配作用,而是这两种吸附作用的叠加。其中,0~2,2~5μm的煤胶体对汞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而汞在5~10μm的煤胶体上的吸附则主要是分配作用。另外,温度越高、煤胶体的粒径越小,分配作用在煤胶体对汞的吸附中的贡献越小,表面吸附的贡献越大。吸附反应的ΔG^0为负值,ΔH在24.5~86.1 k J/mol,ΔS为正值,说明煤胶体对汞的吸附可自发进行,为吸热反应,吸附过程中系统的混乱度增加。汞在0~2μm煤胶体上以化学吸附为主,而在2~5和5~10μm的煤胶体上则主要为物理吸附。
薛杨邱素芬许端平赵晓亮李佳慧刘嘉欣
关键词:吸附热力学等温吸附
粉煤灰及其制备沸石对高浓度氨氮的去除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粉煤灰沸石,并将粉煤灰和粉煤灰沸石用于高浓度氨氮的吸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粉煤灰和粉煤灰沸石的投加量分别为0.10 g/mL和0.04 g/mL、反应体系pH为5~7、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条件下,分别吸附660 min和60 min,粉煤灰和粉煤灰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约为20.1%和50.7%左右,粉煤灰沸石对高浓度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粉煤灰;粉煤灰和粉煤灰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粉煤灰对氨氮的等温吸附过程,而粉煤灰沸石对氨氮的等温吸附过程则更适宜用线性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
邱素芬王源蔡觅李佳慧刘嘉欣薛杨
关键词:粉煤灰沸石高浓度氨氮废水
高分三号极化特征优化选择与海岸带地表分类研究
我国于2016年发射了高分三号(GF-3)SAR卫星,填补了我国民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SAR对地观测能力的初步形成。据统计,未来即将发射的SAR卫星将要占据发射卫星总数的一半,SAR遥感卫...
李佳慧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海岸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