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勇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水泥和骨泰应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实验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骨水泥(PMMA)和注射性骨泰(CPC)在椎体后凸成术中对不同骨密度椎体的生物力学恢复情况。方法选60个椎体,按骨密度分正常对照组、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即A、B、C组。测高后轴向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得出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记球囊扩张体积),随机注入PMMA或CPC,观察外渗情况及注入量。同术前测高压缩,确定术后压缩强度和刚度。结果A组CPC和PMMA材料未能恢复椎体的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P<0.05);B组中均恢复,而C组中刚度均恢复(P>0.05)。所有标本未发现骨水泥外渗,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PC组为95.3%;PMMA组为95.2%。结论CPC可作为PKP术中PMMA的替换材料,尤其是在年青患者中,但需临床和实验进一步论证。
- 徐文华马勇李云李国勇戴闽宗世璋雷刚刚
- 关键词:刚度椎体后凸成形术
- 椎体骨密度与椎体生物力学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椎体骨密度(BMD)与其生物力学的关系.方法取5具女性和3具男性福尔马林浸泡的胸腰段脊柱标本(T8~L5),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BMD).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去除椎间盘及附件等.共选择60个椎体,按骨密度分对照组(正常)、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即A组、B组和C组.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确定椎体的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结果对照组、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平均骨密度分别为(1.098±0.147)、(0.650±0.137)和(0.393±0.060)g/cm2;3组间的压缩强度分别为(6.775±1.952)、(3.450±0.909)和(2.395±0.697)KN;刚度分别为(2.216±0.897)、(1.391±0.461)和(0.942±0.206)KN/mm.BMD与椎体压缩强度和刚度呈正相关;3组间的BMD、最大抗压力和刚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椎体BMD与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质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椎体压缩性骨折危险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徐文华马勇李云李国勇戴闽宗世璋雷刚刚
- 关键词:椎体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