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降雨决定繁殖期红瘰疣螈的活动性被引量:6
- 2013年
- 有尾两栖类的繁殖活动常常受到环境因子,特别是如温度、湿度和降雨等气候因子的限制。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是适应云南山地环境的典型有尾两栖类动物。本研究期望通过对繁殖期红瘰疣螈活动个体数量的野外调查和气候因子的分析,弄清影响红瘰疣螈繁殖行为活动的关键气候因子。研究结果显示,繁殖期红瘰疣螈活动个体数量与气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偏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则表明,红瘰疣螈繁殖行为活动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关系更密切。红瘰疣螈总是在降雨后引起空气湿度增加以及气温下降时进行各种繁殖行为活动,降雨是影响红瘰疣螈繁殖行为活动关键的气候因子。红瘰疣螈的繁殖行为活动与降雨节律保持一致是对云南山地环境的重要适应。
- 刘旭红张晓翠李骏李湘敬凯
- 关键词:红瘰疣螈降雨量温度
- 红瘰疣螈的繁殖生态被引量:12
- 2012年
- 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繁殖生态尚无系统的研究。2007~2010年在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对红瘰疣螈形态、繁殖栖息地、求偶和交配行为、产卵及孵化等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瘰疣螈雌雄两性在广泛的形态学度量特征上存在着差异;繁殖栖息地主要为稻田和潮湿的沟渠;参与繁殖的雌雄成体性比随繁殖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繁殖前期和后期雄性比例高,中期雌性比例高。求偶和交配主要在陆地潮湿的水沟中完成,也可在静水中进行。成体产卵活动从5月初持续至6月下旬,呈现出波浪式的产卵进程,个体完成产卵平均时间为(22.2±2.7)h。繁殖前期雌螈产卵于稻田,中后期产于多杂草的田埂草丛和泥壁,平均产卵数(126±18)枚(n=17)。平均孵化期(17.3±0.1)d(n=225),孵化率59.8%(n=79),孵化时幼体平均体长12.7mm(n=6)。
- 李骏刘安柱李湘刘旭红敬凯
- 关键词:红瘰疣螈栖息地求偶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