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永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黄原胶发酵过程中流变学行为和气液传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在10L搅拌式发酵罐中,研究了黄原胶发酵的流变学行为和气液传质特征。发酵液呈现典型的假塑性行为,后期发酵液稠度系数K大于20Pa.snn,流变指数n低于0.2,随着胶浓度的提高,搅拌所带来的剪切力不够,使有效搅拌区域减小,发酵液几乎不随搅拌浆而转动。考察了表观粘度ηm、搅拌转速N和通气速率Ug对体积氧传质系数kLa值的影响,将kLa值与转速N和表观粘度ηm进行了无因次关联。实验条件较高搅拌下的高剪切,不仅能提高整体混合,而且能够促进细胞周边分泌的黄原胶粘液层向主体扩散,有利于强化传递。在所研究的气速范围内,通气速率的提高似乎对气液传质的贡献不大。具有较高剪切和较大有效搅拌区域的反应器被认为更适合于黄原胶发酵过程。
- 郑之明杨守志樊永红姚黎明余增亮
- 关键词:黄原胶发酵野油菜黄单胞菌流变学传质系数
- 米根霉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为了找到方便、准确、快捷的米根霉RL6041菌株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同时采用EDTA定钙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生物传感仪法三种方法测定米根霉RL6041菌株发酵液中的乳酸含量。结果:米根霉RL6041菌株三批次发酵的测试结果的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在同一发酵批次的乳酸含量测试中,EDTA定钙法与HPLC法、生物传感仪法有显著差异(p<0.05),而HPLC法与生物传感仪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EDTA定钙法平均误差7.50g/L;而HPLC法和生物传感仪测定法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84g/L和2.39g/L。结论:EDTA定钙法简便快速,但重复性差;HPLC法准确、灵敏;生物传感仪测定法比较准确和方便。
- 樊永红王丽柳丹李文杨英歌郑之明余增亮
- 关键词:乳酸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