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曙光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醉
  • 2篇丙泊酚
  • 2篇抽搐
  • 1篇电痉挛治疗
  • 1篇电休克
  • 1篇顿抑
  • 1篇休克
  • 1篇依托咪酯
  • 1篇抑郁
  • 1篇抑郁量表
  • 1篇抑郁症
  • 1篇诱导麻醉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反应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谵妄
  • 1篇谵妄
  • 1篇无抽搐电痉挛
  • 1篇无抽搐电痉挛...
  • 1篇无抽搐电休克

机构

  • 3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苏州市广济医...

作者

  • 3篇沈曙光
  • 1篇何永光
  • 1篇徐彬秀
  • 1篇翁巍骏
  • 1篇贾玉萍
  • 1篇杨勇
  • 1篇王飚
  • 1篇王晓敏
  • 1篇王晓敏
  • 1篇朱宏亮

传媒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丙泊酚诱导麻醉对老年患者多参数监测无抽搐治疗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多参数监测无抽搐治疗(MECT)是精神科临床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它利用现代麻醉、肌肉松弛剂技术对大脑进行脉冲电刺激,使之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促进脑部代谢重新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据统计,MECT术后约为10%的患者会出现急性谵妄。患者年龄、麻醉方式、术前精神状态、手术方式均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沈曙光王晓敏肖文斌贾玉萍
关键词:术后谵妄丙泊酚诱导麻醉生理生化反应急性谵妄肌肉松弛剂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无抽搐电痉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无抽搐电痉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隔日1次,观察10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记录两组痉挛发作持续时间及能量抑制指数,记录治疗24 h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 无抽搐电痉挛首次及总体治疗后,依托咪酯组痉挛发作时间均较丙泊酚组延长,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依托咪酯组治疗6周末较丙泊酚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患者均能耐受,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显著,采用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剂较丙泊酚麻醉诱导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杨勇王飚何永光朱宏亮沈曙光王晓敏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电痉挛治疗依托咪酯丙泊酚麻醉诱导汉密顿抑郁量表
无抽搐电休克在老年精神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是对74例病例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的经验总结。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研究对象,为本院60岁以上,经精神药物治疗未能显效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共计74例。 (2)性别:男性52例,女性22例。 (3)年龄:平均65.92±4.29岁。具体分布为60~64岁31例;65~69岁23例;70~74岁17例;75~79岁2例;82岁1例。 (4)病程:精神分裂症病例为1~33年。
徐彬秀翁巍骏沈曙光虞登斌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老年人精神病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