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芸竹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新文学
  • 1篇新文学史
  • 1篇形态论
  • 1篇学史
  • 1篇意识形态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型
  • 1篇袍哥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精神
  • 1篇文学概论
  • 1篇文学史
  • 1篇现当代
  • 1篇现当代文学
  • 1篇核心层

机构

  • 3篇成都大学

作者

  • 3篇涂芸竹
  • 2篇胡希东

传媒

  • 2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初期“社会型”新文学史叙述形态论
2016年
"社会型"文学史叙述是初期新文学史叙述的重要形态,它在文学史叙述中多用时代、社会等外在因素阐释新文学的历史,文学史叙述形态多采用"编年体"文学史叙述模式;相对于"文体型"文学史叙述而言,"社会型"文学史叙述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这易造成文学独立性、审美性的丧失,使文学史叙述失去客观、真实而走上偏狭之路。
胡希东涂芸竹
关键词:意识形态
袍哥文化与巴蜀现当代文学概论
2020年
巴蜀现当代作家与袍哥文化联系紧密,他们对袍哥文化有自己的认识、接受与疏离,他们一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受袍哥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毕竟是现代知识分子,能超越一般民众对巴蜀袍哥的认识,他们既能看清巴蜀袍哥在巴蜀近现代社会的正义性、进步性,也知晓其邪恶、丑陋性存在。他们以精英知识分子,或左翼作家的立场来评判与取舍、疏离袍哥文化,巴蜀袍哥的邪恶、丑陋被当成巴蜀近现代社会痼疾,给予毫不留情的讥讽、批判,并反映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而袍哥文化精神则呈现于他们性格、气质中,表现于他们的文学活动、社会活动中,这显示出袍哥文化与巴蜀现当代文学的独特性、复杂性。
胡希东涂芸竹
高校图书馆“智能”核心层配置新探
2017年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存在着诸如员工专业性不强、人员老化、职业倦怠等问题,这制约着图书馆的正常发展。依照马特莱法则,图书馆可以尝试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创建一批具高度创新精神、高度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用"智能"核心层引导图书馆其他馆员群体,促成高校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图书馆"智能"核心层的打造对图书馆长远发展有智力支撑、人才保障以及图书馆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前瞻性和战略价值。
涂芸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