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黄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染病
  • 3篇流感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疫情
  • 2篇应急
  • 2篇死亡率
  • 2篇死因
  • 2篇突发公共
  • 2篇突发公共卫生
  • 2篇突发公共卫生...
  • 2篇卫生事件
  • 2篇卫生应急
  • 2篇麻风
  • 2篇麻风病
  • 2篇活禽市场
  • 2篇疾病
  • 2篇监测分析
  • 2篇公共卫生
  • 2篇公共卫生事件

机构

  • 17篇黄山市疾病预...
  • 6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肥东县疾病预...
  • 1篇黄山市歙县疾...

作者

  • 17篇王海波
  • 11篇章清荷
  • 6篇程韶光
  • 6篇郑炜
  • 4篇侯赛
  • 3篇方益民
  • 2篇徐舒曼
  • 1篇吴家兵
  • 1篇吴磊
  • 1篇黄发源
  • 1篇徐伟
  • 1篇侯银续
  • 1篇袁华玲
  • 1篇张家林
  • 1篇查震球
  • 1篇程婧
  • 1篇胡宏斌
  • 1篇王军
  • 1篇朱海燕
  • 1篇程鹏

传媒

  • 6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医院统计
  • 2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立城市住宅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初探
2015年
当前,黄山市基层卫生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看病便捷、优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民生工程更是惠顾千家万户,基层卫生工作深得民心。基层卫生得到了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居民医疗卫生的需求。
王海波
关键词:城市住宅区
黄山市某中心小学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通过调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疫情发生情况开展调查,采集相关标本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该起疫情共发现病例109例,罹患率为28.1%。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98.96%)、腹痛(75.00%)、恶心(68.75%)和腹泻(28.13%)。10份患者肛拭子标本中2份GII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均为参加春游研学活动的学生,高年级学生罹患率高于低年级学生。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发病前3 d接触患者(OR=5.52,95%CI=2.03~15.02)、直接接触呕吐物(OR=12.62,95%CI=1.2~133.16)是本次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洗手液或肥皂(OR=0.15,95%CI=0.06~0.43)是保护因素。结论该起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做好病例隔离治疗,规范环境消毒,加强手卫生宣传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是预防学校诺如病毒疫情暴发的有效措施。
章清荷徐舒曼程韶光胡晓申陈骁王海波
关键词:诺如病毒疾病暴发卫生应急学校卫生
2014~2016年月潭水库库区人群传染病监测结果被引量:1
2018年
月潭水库作为国家大Ⅱ型水库,是目前黄山市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以城市防洪为主,同时综合供水、发电、灌溉等各项功能,于2016年10月正式动工。由于该工程的建设运行,库区内的人群迁移和土地淹没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一些改变,蓄水后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否会引发传染病流行也一直备受关注。
章清荷胡晓申刘成赟郑炜程韶光王海波
关键词:传染病水库工程
2016年黄山市常住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黄山市常住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构成,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黄山市2016年常住居民总死亡率为568.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0.01/10万,15~岁之后死亡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持续上升。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82.59%。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首要死因。结论: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黄山市的主要死因,应根据地区、性别、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章清荷胡晓申徐舒曼方益民刘成赟郑炜王海波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常住居民
安徽省黄山市2017-2018年室内蜚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全面了解安徽省黄山市室内蜚蠊的侵害状况、密度、种群结构、生境分布特征及季节消长趋势,为病媒生物防制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及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区、汤口镇和旅游风景区的宾馆、餐饮店、农贸市场、超市、医院、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和城镇居民区)6类生境171家单位1 297间房间,对蜚蠊的种类、密度、时空分布及侵害率等指标进行监测。用Excel2013软件对密度、侵害率等参数计算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蜚蠊监测密度与日平均气温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生境蜚蠊侵害率进行χ^2检验。结果共布放粘蟑盒1 300余张,有效粘蟑盒1 254张,阳性房间309间,捕获蜚蠊13 014只。黄山市室内蜚蠊侵害率为23.82%,蜚蠊粘捕率为24.64%,蜚蠊密度10.38只/张,密度指数为42.12只/张。其中德国小蠊12 640只,占比为97.12%,为优势种;黑胸大蠊369只,占比为2.84%,为常见种;其他种类蜚蠊占0.04%。雄虫在种群中占比为9.95%,雌虫占比为12.86%,若虫占比为77.19%。黄山市蜚蠊的密度高峰期在7-9月,其中8月最高,为38.07只/张,侵害率为21.92%,蜚蠊密度与监测当日平均气温间呈正相关关系(r=0.709,P=0.022)。黄山市室内蜚蠊侵害较为严重的生境类型是农贸市场(43.65%)、餐饮店(33.68%)和超市(30.03%)等场所,6类场所室内蜚蠊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0,P<0.001),居民区、医院的蜚蠊侵害率与其他生境中的蜚蠊侵害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宾馆与餐饮店、农贸市场的蜚蠊侵害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黄山市室内蜚蠊侵害较为严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为快速增长型种群。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和宾馆等生境中蜚蠊侵害较为严重,需引起足够重视,应加强蜚蠊监测和科学防制工作。
侯银续林浩飞王玮陈李袁华玲吴磊王海波张家林黄发源
关键词:蜚蠊侵害率
活禽市场休市对人感染H7N9流感防控的作用和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由于不良的经济影响和社会恐慌,休市政策作为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应对策略多次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为此本文对人感染H7N9流感传播特点、活禽市场对人感染H7N9流感传播的影响、以及休市防控对策的效果评估进行总结综述。
章清荷王海波侯赛吴家兵
关键词:活禽市场
黄山市2006~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为了及时有效地掌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2004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现就黄山市2006~2016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章清荷胡晓申王海波方益民洪颖刘成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2006-2016年黄山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黄山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黄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6年黄山市共报告89起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发病2 857例,罹患率为3.04%,死亡6例,病死率为0.21%。无特别重大事件报告,以一般事件和未分级事件居多。事件类别以丙类传染病事件为主,乙类传染病事件病死率较高。事件报告高峰期分别为3月~6月和10月~11月。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特别是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事件报告数最多。小学和幼托机构是主要的事件发生场所,且农村多于城镇。结论黄山市传染病防治能力在逐步提高。继续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提高现场处置能力,才能有效降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章清荷胡晓申王海波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1-2018年黄山市梅毒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可导致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严重损害和病变。梅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死灰复燃,疫情逐年上升,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1]。为了解黄山市梅毒的流行特征,给梅毒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对黄山市2011-2018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刘成赟侯赛王海波程韶光胡晓申郑炜章清荷陈骁
关键词:梅毒发病率
黄山市2016—2018年流感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掌握黄山市流感的活动水平和流行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国家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6-2018年的流感哨点黄山市监测数据。结果黄山市2016-2018年流感哨点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7 015例,占门急诊病例的4.5%;3年来ILI分别占5.7%、5.8%和2.4%;15岁以下人群ILI占70.7%。其中0~4岁组ILI最多(51.1%)、5~14岁组占19.7%、≥60岁组占比最低(5.8%);3年核酸检测总阳性率17.5%,其中季H3型最多(44.0%),其次为新甲H1型和Yamagata型(各26.9%),Victoria型最少(12.2%);3年中ILI有5个高峰,且高峰越来越高;不同流行株交替出现。结论不同流感流行株交替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率高峰越来越高,防控形势异常艰巨,需进一步加强冬春季与夏季流行前期的防治、监测与宣传,建议重点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刘成赟王海波程韶光胡晓申郑炜章清荷
关键词:流感流感监测流感疫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