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瞿晨初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3篇感染性
  • 3篇感染性休克
  • 2篇衰竭
  • 2篇呼吸衰竭
  • 2篇并发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抑制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患者
  • 1篇注射液
  • 1篇黄芪注射
  • 1篇黄芪注射液
  • 1篇肌钙蛋白
  • 1篇肌损伤
  • 1篇钙蛋白
  • 1篇干预作用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龚裕强
  • 4篇王征
  • 4篇孙来芳
  • 4篇李志涛
  • 4篇瞿晨初
  • 3篇胡公义
  • 3篇孔万权
  • 3篇潘建胜
  • 3篇陈大庆
  • 1篇卢中秋
  • 1篇胡雪珍
  • 1篇曾霜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感染性休克并发呼吸衰竭18例治疗体会
李志涛龚裕强潘建胜瞿晨初孙来芳陈大庆孔万权王征胡公义
感染性休克并发呼吸衰竭1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并发呼吸衰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收治的18例感染性休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演变,采用控制性
李志涛龚裕强潘建胜瞿晨初孙来芳陈大庆孔万权王征胡公义
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干预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伴发心肌损伤脓毒症患者受损心肌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55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伴发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及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极化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5、10 d血肌钙蛋白I(cTnI)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各时间点血cTnI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5 d、10 d cTnI水平均较治疗1 d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5 d:(0.83±0.60) μg/L比(1.50±1.48) μg/L,10 d:(0.61±0.52) μg/L比(1.26±1.23) μg/L,均P<0.05].36例存活者治疗5 d、10 d cTnI水平明显低于19例死亡者[5 d:(0.67±0.49) μg/L比(1.61±1.40) μg/L,10 d:(0.52±0.45) μg/L比(1.32±1.17) μg/L,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心肌抑制发生率及治疗前局部室壁运动/左室舒张期充盈(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治疗组E/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4±0.3比1.1±0.2),且心肌抑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室壁运动恢复时间:(7.0±0.6) d比(11.0±0.8) d,左室舒张功能恢复时间:(4.0±0.5) d比(8.0±0.8) d,P〈0.05或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受损心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提早恢复受抑制心肌的功能.
胡雪珍卢中秋李志涛龚裕强孙来芳王征瞿晨初曾霜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肌钙蛋白心肌抑制黄芪注射液
感染性休克合并呼吸困难18例治疗体会
2009年
感染性休克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种微循环障碍状态,致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细胞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病死率极高。2006年~2008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ICU收住的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复苏治疗过程中,出现了18例的呼吸困难表现,经治疗其中9例救治成功,7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现将其中病情演变过程及诊治经过总结报告如下。
李志涛龚裕强潘建胜瞿晨初孙来芳陈大庆孔万权王征胡公义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