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剑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免疫
  • 2篇血清
  • 2篇荧光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直接免疫荧光
  • 2篇下呼吸道
  • 2篇下呼吸道感染
  • 2篇免疫荧光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急性
  • 2篇急性下呼吸道...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2篇肺炎支原体肺...
  • 2篇白介素
  • 1篇血清白介素
  • 1篇血清白介素-...
  • 1篇血清细胞
  • 1篇血清细胞因子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胡剑
  • 3篇赵凯
  • 2篇王玉杰
  • 2篇吴萍
  • 1篇朱颋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苏州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苏州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的分布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 997例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儿童为检测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检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包括户尘螨、屋尘、桑树、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蟑螂、混合霉菌、混合草花粉和混合树花粉9项内容,并按性别、年龄、季节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1 997例患儿中有1 177例(58.94%)检测出阳性结果,按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户尘螨700例(35.05%)、狗毛皮屑326例(16.32%)、霉菌324例(16.22%)、猫毛皮屑242例(12.12%)、树花粉167例(8.36%)、屋尘163例(8.16%)、桑树26例(1.30%)、草花粉23例(1.15%)和蟑螂22例(1.10%)。进一步分析显示,男性与女性患儿检测结果比较,仅多重阳性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户尘螨(χ~2=161.06)、霉菌(χ~2=45.85)、屋尘(χ~2=55.05)、存在阳性(χ~2=108.52)、多重阳性(χ~2=42.95)随年龄增长检测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户尘螨(χ~2=10.13)、狗毛皮屑(χ~2=8.06)、猫毛皮屑(χ~2=14.09)、树花粉阳性率(χ~2=15.75)的季节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儿童过敏原的确认,除过敏原检测试验,必须更重视详细的既往过敏史和发病情况询问。
赵凯王玉杰胡剑朱頲
关键词:吸入性过敏原IGE免疫印迹法呼吸系统疾病儿童
苏州地区单中心6岁以下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6岁以下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病毒病原分布特征,为临床抗感染及疾病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儿科住院治疗的1 602例ALRTI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对患儿鼻咽部上皮细胞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lu A)和B(Flu B)、副流感病毒1~3(PIVⅠ、Ⅱ、Ⅲ)的检测对照。结果 1 602例ALRTI患儿的共1 602份标本中7种病毒阳性453份(28.28%),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RSV、PIV(PIVⅢ、PIVⅠ、PIVⅡ)、Flu(Flu A、Flu B)及Adv。不同性别病毒检测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的病毒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病毒检测的总体阳性率、RSV阳性率两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道病毒是本地区住院儿童ALRTI的常见主要病原之一,其分布存在年龄、季节和年份的差异,本地区以RSV、PIV(主要是PIVⅢ)为主。伴随年龄的增加,总体病毒和RSV感染的阳性率下降。病毒总体感染率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RSV以秋、冬季为主,PIV以春、夏季为主,Flu、Adv和混合感染均以冬季为主。
赵凯王玉杰胡剑包丽丽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法
血清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住院的20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n=26)和非RMPP组(n=177)。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方法配对出25对患儿,校正混杂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发热、喘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影像学等特征(大叶性/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结果RMPP组的IL-6[18.220(7.088,40.412)pg/mL]、IL-10[7.335(4.838,11.690)pg/mL]、INF-γ[6.450(3.488,15.488)pg/mL]显著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26.000、1176.000、1438.000,P均<0.05)。匹配后RMPP组IL-10[7.840(4.755,11.690)pg/mL]仍显著高于非R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500,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RMPP组的IL-10显著上升,提示IL-10可能在RMPP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胡剑苏凡包丽丽吴萍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白介素-10白介素-6干扰素-Γ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的血清白介素-10水平降低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估血清细胞因子在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中起的作用。方法257例因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的儿童纳入本研究并分为2组:MPP组和非MPP组。使用ELISA法测MP-IgM和MP-IgG来确立MP感染。使用流式细胞法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配对75对儿童校正混杂因素如年龄、发热天数、喘息、影像学特征。结果MPP组儿童和非MPP组之间的血清IL-2、IL-4、TNF-α和IFN-γ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与非MPP组相比,MPP组儿童的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后,血清IL-10水平的这种统计学差异仍然存在。结论MPP儿童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可能提示IL-10在MPP发病机制中起的作用。
胡剑包丽丽李玲吴萍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胞因子儿童
苏州地区儿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毒病原学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确定苏州地区呼吸道病毒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s)住院儿童中的占比和重要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并收集2013-01∽2014-12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鼻咽部标本433例。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1-3型、流感病毒(flu)A型和B型。结果 433例ALRI患儿中,133份标本检测出病毒。RSV主要见于年龄小于1岁的儿童。秋冬季是病毒发病高峰。结论呼吸道病毒是苏州地区ALRIs儿童重要病原,其约占总病例的30.7%。RSV是引起病毒性ALRIs最常见的病原,大多数儿童发病年龄小于1岁,且患细支气管炎明显高于肺炎。
胡剑赵凯朱颋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直接免疫荧光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