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洁 作品数:7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学 更多>>
乌鲁木齐市不同海拔高度雾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2020年 利用1961—2018年乌鲁木齐市5个国家气象站资料,研究不同海拔高度雾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雾日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较大,高山带年雾日最多,其次是北部平原。(2)平原、城区和谷地冬季雾日最多,中山带春季雾日最多,高山带夏季雾日最多。城区、平原和谷地雾日的月际分布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1月至次年2月;中山带和高山带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春秋季。(3)近58 a平原和城区年雾日、季节雾日及月雾日年际变化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山区呈显著减少趋势。(4)乌鲁木齐不同海拔高度雾因类型和出现季节不同,受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也明显不同。平原雾季(11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增多、温度升高、风速减小,造成相应雾日增多,而高山带雾季(5—9月)气温升高则造成相应雾日减少。 郑玉萍 郑玉萍 宫恒瑞 蒲洁关键词:乌鲁木齐 不同海拔高度 近53 a乌鲁木齐农区霜冻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2015年 利用乌鲁木齐市3个农区代表站1961—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异常分析、R/S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霜冻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3 a来农区终霜日提前了0.6-2.2 d/10 a,初霜日推迟了1.7-3.7 d/10 a,无霜期延长了2.4-5.1 d/10 a;各农区特晚终霜冻发生频率为3.8%-7.5%,特早初霜冻北郊出现频率为1.9%,均出现在2000年以前;利用R/S法分析结果显示,各农区无霜期未来仍呈延长趋势。从近53 a来霜冻的变化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来看对农业生产整体有利,但近年来终霜日偏迟、且强度较强的霜冻仍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仍较大。 郑玉萍 宫恒瑞 曹兴 蒲洁关键词:霜冻 HURST指数 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经济带设施农业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6年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冬季寒冷且漫长、日照时数少、部分地区多大风,气候条件对设施农业生产总体不利。开展气候变化对该地区设施农业气候适宜性的影响研究,对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制定天山北坡经济带设施农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天山北坡经济带35个气象台站1961-2014年逐年≤0℃负积温、12月-翌年2月日照时数和10月-翌年4月大风日数资料,通过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和t检验以及基于Arc GIS的混合插值法对各要素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调查获取的设施农业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对比分析了1988年前、后天山北坡经济带设施农业气候适宜性区划的变化。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0℃负积温具有高山带多,平原次之,中、低山带少;12月-翌年2月日照时数高山带和平原少,中、低山带多;10月-翌年4月大风日数峡谷地带及风口和风线多,平原和山区少的特点。1961-2014年天山北坡经济带≤0℃负积温、12月-翌年2月日照时数和10月-翌年4月大风日数分别以50.67℃·d·10a-1、20.52h·10a-1和1.31d·10a-1的倾向率呈极显著(P<0.001)减少趋势,上述各要素分别于1988、1987和1987年发生突变。受其影响,1988年后较其之前,设施农业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面积分别增加14466.0km2和4929.7km2,不适宜区减小19395.6km2。 张山清 普宗朝 李新建 吉春容 傅玮东 宫恒瑞 蒲洁关键词:气候变化 设施农业 天山北坡经济带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持续低温指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12个国家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研究该区域1965—2019年持续低温指数C_(CDI)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其中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升温幅度最小;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研究区C_(CDI)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冬季减少幅度最大、夏季最小;研究区C_(CDI)和平均气温之间呈显著的反相关,年、季都经历了气温距平由负转正、同时对应C_(CDI)距平由正转负的过程;年、季C_(CDI)对平均气温的敏感系数均为负值,说明C_(CDI)值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减少,敏感系数绝对值春、夏、秋三季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即C_(CDI)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减弱,而冬季则呈显著增大趋势,即C_(CDI)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在增强。 郑玉萍 郑玉萍 宫恒瑞 王毅 崔玉玲 崔玉玲关键词:天山北坡经济带 乌鲁木齐冬季焚风天气过程大气扩散条件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利用逐时地面气象数据、探空秒级数据及风廓线雷达数据分析了2013—2017年乌鲁木齐低空焚风演变时边界层和近地层气象扩散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呈现夏季最有利,冬季最差(最大混合层厚度0.44×10^(3) m、通风系数1.52×10^(3)m^(2)·s^(-1)、逆温层厚度768 m、逆温层温差4.82℃、静稳指数6.36),且冬季12月与1月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冬季低空焚风演变的5个阶段,大气混合层厚度、通风系数呈减小—增大特征,焚风强盛期混合层厚度最低(0.30×10^(3) m)、通风系数最小(0.62×10^(3)m^(2)·s^(-1));逆温层厚度及强度、静稳指数变化趋势为增大—减小特征,强盛期逆温最强(10.9℃)、逆温层厚度(0.99×10^(3) m)、静稳指数最大(9.7)。(3)低空焚风过程的发展期和强盛期各站气压减小,高海拔站点气温升高、风速增大,焚风层以下低海拔区域气温降低、风速减小,说明焚风使得焚风层以下区域的大气更加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4)总体上焚风致使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交换能力减弱,大气易凝结,结束后扩散条件重建。业务中可利用焚风发展趋势预判边界层扩散条件及地面气象要素的演变,为乌鲁木齐城市群空气污染预报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赵克明 李娜 李霞 孙鸣婧 施俊杰 安大维 蒲洁 郑博华关键词:气象要素 乌鲁木齐 新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1961—2018年新疆地区国家气象站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回归、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对气温日较差(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以下简称DTR)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年际变化上,新疆地区15个地(州、市)代表站,除哈密市DTR呈弱上升趋势外,DTR整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最大下降值约为0.6℃·10a-1,位于吐鲁番市;在空间分布上,DTR大致呈现为新疆地区西北部下降幅度大,往东南方向逐渐递减,西北降幅大,东南降幅小的趋势,新疆地区的平均DTR下降趋势不存在显著的气候突变点,在近60a一直趋于下降;在不同年代际上,DTR在1960—1970年相对偏大,在2000年个别地区出现了下降趋势减缓或停止特点;在季节和逐月时间尺度上,DTR呈现出明显的年循环特征,基本上在秋季最大而冬季最小。 蒲洁 刁晓芸 贾健关键词:气温日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