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强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年龄
  • 1篇群体遗传结构
  • 1篇细胞色素B基...
  • 1篇线粒体
  • 1篇红尾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篇刘绍平
  • 2篇岳兴建
  • 2篇陈大庆
  • 2篇郭志强
  • 1篇王珂
  • 1篇段辛斌
  • 1篇邓华堂
  • 1篇汪登强
  • 1篇张东亚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淡水渔业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怒江濒危鱼类缺须盆唇鱼基于线粒体Cyt b序列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测定了怒江缺须盆唇鱼(Placocheilus cryptonemus)5个群体共138尾个体的线粒体DNA Cyt b基因序列,以探讨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140bp的Cyt b基因共检测到21个变异位点,从138个样本中得到21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826,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15,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5个群体中,泸水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保山道街群体最低。计算5群体的Kimura 2-paramter遗传距离,福贡群体和龙镇桥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0346;泸水群体和保山道街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00093。Fu'Fs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暗示了缺须盆唇鱼在历史上可能发生过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5群体间总遗传分化系数Fst=0.3051(P<0.05),群体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水平。结果说明,怒江缺须盆唇鱼遗传多样性较低,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水平,这可能是由于该物种自身活动能力差以及中游和下游生境明显差异所致。
张东亚汪登强刘绍平郭志强岳兴建邓华堂陈大庆
关键词:群体遗传结构细胞色素B基因
大宁河红尾副鳅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利用耳石、脊椎骨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采自大宁河的129尾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的年轮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龄脊椎骨钙质沉积不明显,轮纹观察不清楚,耳石轮纹较清楚。红尾副鳅群体由2~6龄共5个龄组组成,体重体长关系为W=1.95×10^-4L^2.309,耳石直径与体长的关系为L=263.24R+9.03,生长方程为Lt=222.708[1-e^-0.092(t+2.162)];Wt=51.399[1-e^-0.092(t+2.162)]2.309。结果表明:红尾副鳅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6.97龄,7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
郭志强刘绍平段辛斌岳兴建王珂陈大庆
关键词:年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