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色
-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黎明职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基本过程的模型化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以模型化的方法分析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触发阶段、去个体化阶段、集群互动阶段、群体解散阶段,基本过程由触发模型、信息传播模型、情绪发酵模型、集群互动模型、妥善处置模型等模型组成。对网络平台上学生抗议的集群行为,对群体因内部凝聚力较高而走入组织化的现象,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 陈宝色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高校学生集群行为
-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实然状态与应然模式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面对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相对落后的理念、体系、结构、模式与社会发展快速转型、学生发展需求相矛盾的现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科学观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实然状态、应然模式,试图为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改革创新提供方法论依据。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其走向科学化、职业化和专家化,有效提高管理绩效,实现教育目的。
- 陈宝色
-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实然状态
- 赴台交流学习学生职业素养变化实证研究——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被引量:7
- 2012年
- 台湾和大陆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教育传统一脉相承,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两岸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却存在诸多差异。为了解台湾高校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赴台交流学习学生赴台前后职业素养变化,以学生主体角度评鉴台湾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方法,比照两岸职业素养做法和成效的差异,为大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颜秀春陈宝色
-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媒体融合策略被引量:5
- 2017年
- 推动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间的融合,形成差异化的优势互补格局,解决结构性供需矛盾,实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客观环境、解决现实问题和服务师生成长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媒体融合过程中,解放思想是前提,创新融合是关键,内容建设是根本,管理延伸是保障,服务成长是核心,师生的安全隐私问题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
- 陈宝色
- 关键词:高校宣传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媒体融合
- 新时期高等学校确立大学精神的一般性原则——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
- 2017年
- 为寻求新时期高等学校大学精神确立的具有普遍适用价值的一般性原则,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从价值、定位、内涵、功能等方面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大学精神的确立进行辨析,认为大学精神的内涵应该兼顾来源的历史性、内涵的引领性、特色的鲜明性和逻辑的完整性。高等学校应该以确立大学精神为契机、为起点,推动自身文化建设。
- 陈宝色
- 关键词:大学精神
- 发挥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8
- 2015年
- 校史文化作为高校重要德育资源的运用现状不佳。校史文化与校园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理国内不同办学类型和规模的高校的经验做法表明,发挥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可通过持续凝练校史文化的核心价值,配套建设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实践载体,构建"环境熏陶+教育宣传+社会实践"的复合式校史文化育人模式来实现。
- 庄一民杨秀敏陈宝色
- 关键词:高校校史文化育人功能
- 泉州市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泉州市5所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了现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发生率为9.27%;男生比女生、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深;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者每周上网时长、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上网主要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从多方面进行针对性防控。
- 黄泉星叶彦琪陈宝色
- 关键词:网络成瘾高职学生
- 高校全员育人机制与路径的创新与实践被引量:8
- 2015年
- 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当前形势,重新审视高校全员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现实问题,提出从完善评价体系着手,以教师育人工作量化机制和院系思政工作考核评比机制为抓手,多元化育人工作模式为路径,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全员育人运作体系。
- 陈宝色庄一民黄泉星
- 关键词:高校全员育人
- 有效性反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四重维度
- 2023年
- 有效性反思作为研究视角,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科学方法,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协同、供给和评价的有效性。从科学性、适应性和生命力分析制度建设的有效性,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要素的整合探讨有效协同,从供给端的亲和力、需求端的获得感、改革端的针对性思考有效供给,从目标达成、效能优化和效果改善实施有效评价,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渐进式改进和螺旋式提升。
- 杨远志陈宝色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高等学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和影响
- 2014年
-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在发生上表现为前期组织的隐蔽性、利益冲突的主导性、迅速蔓延的扩散性等特征;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在身心、思维、情绪、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许多的矛盾特征;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在行为上表现出自发性、偶然性、现场无组织性、匿名性、失范性、短暂性、无直接利益冲突等特点;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在态势上表现的特点有引发的诱因越来越多样,反复性、模仿性、组织性显现,网络作用凸显,社会影响度增大。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在社会、高校和高校学生群体3个层面的负面影响,可导致"三输"局面。
- 陈宝色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高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