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蓓蕾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赖氨肌醇维B 12辅助营养支持及健康指导治疗儿童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赖氨肌醇维B 12辅助营养支持及健康指导治疗儿童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儿童营养不良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赖氨肌醇维B 12口服溶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微量元素(钙、铁、锌)。记录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治疗后,两组Hb、ALB、TP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钙、铁、锌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1例腹泻、2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3/48),程度较轻,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好转。【结论】赖氨肌醇维B 12口服溶液能有效治疗儿童营养不良,有助于促进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值得临床借鉴。
- 陈蓓蕾赵晓丹
- 关键词:营养支持
- 润肺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FeNO、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润肺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度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润肺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h-CACT)评分、肺功能指标、一氧化氮(FeNO)、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呼气峰值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EF、FEV_(1)、FEV_(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h-CAC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h-CACT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NO、CRP、嗜酸性粒细胞(EOS)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eNO、CRP、EO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肺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哮喘相关症状持续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以及血清指标,且未明显增加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蓓蕾颜靖棠
- 关键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 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人干扰素喷剂α-2b治疗肠道病毒通用型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肠道病毒通用型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急诊肠道病毒通用型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130例,依据不同治疗干预方式随机分为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各65例。比较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疾病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观察组疱疹消退、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CT、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道病毒通用型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实施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人干扰素α-2b喷剂治疗,将促进患者疾病快速恢复,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状态,安全性较高,疱疹消失和退热时间均缩短,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颜靖棠陈蓓蕾
- 关键词:疱疹性咽峡炎小儿牛黄清心散
- 血清25-(OH)D_(3)、D-D及T细胞亚群水平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D-二聚体(D-D)及T细胞亚群水平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组(n=30)和轻症组(n=70)。比较两组患儿25-(OH)D_(3)、D-D及T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5-(OH)D_(3)及T细胞亚群水平预测患儿支原体肺炎转重症的价值,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儿支气管肺炎转为重症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症组25-(OH)D_(3)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CD3^(+)、CD4^(+)、CD4^(+)/CD8^(+)均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5-(OH)D_(3)、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可用于患儿支原体肺炎转重症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9、0.894、0.940、0.5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_(3)<22.375 ng/mL、CD3^(+)<62.200%、CD4^(+)<21.345%、CD4^(+)/CD8^(+)<1.090是患儿支原体肺炎转重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25-(OH)D_(3)、T细胞亚群在儿童支原体肺炎病情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根据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及时给予相关干预,预防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生。
- 赵晓丹陈蓓蕾
- 儿科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患儿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我院儿科近年来(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临床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56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儿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的566例患儿共检出病原菌126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2.2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构成比分别为23.80%、17.56%、10.32%和7.14%;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抱曲松、复方新诺明、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6.67%、73.33%、36.67%和26.67%;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抱曲松、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72.73%、72.73%、68.18%、45.46%、27.27%、22.7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84.6%、84.6%、69.23%、53.85%和38.46%。结论:儿科医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多重耐药菌感染增多,临床抗菌药选择的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选择用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 倪莎莎陈蓓蕾马依晨李艳柳文婧李鸿馨张进军
- 关键词:儿科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