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兰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后生浮游动物
  • 1篇浮游
  • 1篇浮游动物

机构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李秋华
  • 1篇陈文生
  • 1篇张垒
  • 1篇孙荣国
  • 1篇李钥
  • 1篇王安平
  • 1篇骆兰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贵州三板溪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1
2016年
为探究三板溪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特征,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对三板溪水库后生浮游动物进行3次调查.结果表明:三板溪水库共检测到轮虫19种(属),桡足类3种(属),枝角类7种(属),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中剑水蚤(Mesocyclops)、无节幼体(Nauplius)和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是主要的优势种.从季节上看,3个时期后生浮游动物物种组成相似度均在60.00%以上,但总丰度出现丰水期(575.03 ind./L)、平水期(541.87 ind./L)、枯水期(373.28 ind./L)逐渐降低的趋势,从空间上看,大坝总丰度变化最显著,为26.62-245.27 ind./L,加池丰度变化范围为159.80-224.10 ind./L,南加丰度变化范围为122.56-169.96 ind./L.总体来说,水库底层浮游动物的丰度相对于表层较低.除枯水期大坝在水深40 m处丰度最高(平均丰度为3.54 ind./L)以及加池在30 m处丰度最高(平均丰度为32.70 ind./L)外,每个采样点的最高丰度出现在0.5-20 m水层,平均丰度在19.03-45.31 ind./L之间.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评价水质状况得到三板溪水库3个采样点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为β-中污型,平水期除大坝为β-中污型外,南加和加池为轻度污染.
李钥李秋华陈文生王安平孙荣国张垒高永春骆兰
关键词: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