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艾滋病
  • 2篇病毒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手术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抑郁
  • 1篇手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手术
  • 1篇切除术
  • 1篇门诊
  • 1篇抗反转录病毒...
  • 1篇恐惧
  • 1篇恐惧症
  • 1篇护理
  • 1篇焦虑
  • 1篇焦虑抑郁
  • 1篇腹腔
  • 1篇腹腔镜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康乐
  • 3篇邵英
  • 2篇王爱芝
  • 2篇王亚丽
  • 1篇林燕会
  • 1篇张可
  • 1篇牛新颖
  • 1篇师春青
  • 1篇孙丽君
  • 1篇刘安
  • 1篇王凤华
  • 1篇陈翠芸
  • 1篇张晶
  • 1篇张宏伟

传媒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IV/AIDS感染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施行27例HIV感染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观察处理与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7例HIV感染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未出现院内感染及其他重大并发症,护理治疗,效果满意,100%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与护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本组患者是确保手术的成功,减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康乐王凤华王爱芝林燕会王亚丽邵英
关键词:艾滋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
艾滋病门诊实行新型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佑安医院艾滋病门诊实行新型护理临床模式的效果。方法对比实行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情况。结果实行新型护理模式前的2005-2011年,门诊治疗人数为788人,治疗覆盖率为78.0%;2012-2016年,使用新型管理模式,在治人数4617,治疗覆盖率达到90.0%。新型管理模式实行前后服药依从性从89.0%上升至95.0%;病人的停药率从4.1%(32/788)下降至3.2%(150/4617);失访率从9.8%(77/788)下降至2.7%(124/4617)。结论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以及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对于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邵英李锦刘安张宏伟王爱芝张晶王亚丽康乐孙丽君
关键词: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艾滋病恐惧症病例特点
2018年
艾滋病恐惧症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报道,临床表现为病人反复多次的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虽为阴性,但是仍坚信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对艾滋病有强烈的恐惧感,并伴随着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1-2]。病人表现出反复就医并反复检测或随意治疗,不仅给自己身心健康带来损害,且造成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并给相关临床工作带来麻烦和难度。本文通过对近7年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500例具有明显恐艾症状的病人,或临床诊断为艾滋病恐惧症病人,并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病人进行分析,为临床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康乐高佳邵英
关键词:艾滋病恐惧症病例特点
112例HIV职业暴露者处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HIV职业暴露人员特点、处理及焦虑、抑郁情况。方法收集2018-2022年在北京市某艾滋病ART定点医院感染中心门诊就诊的112例职业暴露者的基本信息,分析HIV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112例暴露者平均年龄(34±5)岁,其中护理人员96例(85.7%)。暴露途径以针刺伤或划伤为主(68例,60.7%),从暴露到阻断的时间在2 h以内35例(31.3%)。暴露时确证对方HIV感染的98例(87.5%),暴露时明确对方正在接受ART的70例(62.5%)。所有研究对象连续12周跟踪HIV抗体检测均阴性。研究对象在接受HIV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前焦虑、抑郁状况分别占84.8%(95例)和87.5%(98例),经预防用药12周后,焦虑和抑郁状况下降到占42.0%和40.2%。结论HIV职业暴露群体以护理人员为主,及时采用药物阻断方案和心理干预处理后,焦虑和抑郁负面心理状态改善。
康乐陈翠芸师春青牛新颖张可
关键词:暴露后预防艾滋病病毒焦虑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