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90例ASAⅡ~Ⅲ级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舒芬太尼+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06μg?kg^(^(-1))?h^(-1)),B组:舒芬太尼+中剂量右美托咪定(0.08μg?kg^(-1)?h^(-1)),C组:舒芬太尼+高剂量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舒芬太尼用量均为:0.04μg?kg^(-1)?h^(-1)。观察并记录PCIA后4 h(T1)、8 h(T2)、12 h(T3)、16 h(T4)、24 h(T5)、48 h(T6)的VAS评分与Ramesay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发生情况,并比较各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PCA按压次数及镇痛满意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呼吸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4分,A组最高,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T6时间点Ramsay评分,均为A组最低,三组由低到高依次为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PCIA按压总次数以及有效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1例和8例,A组与C组发生的例数较多,但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上,B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04μg?kg^(-1)?h^(-1))联合中剂量右美托咪定(0.08μg?kg^(-1)?h^(-1))进行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能产生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且能够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 李泉邵兵秦廷英刘卫华张耀之胡宁东
- 关键词:舒芬太尼肺癌镇痛病人控制
- 不同体位下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不同体位下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0例择期手术患者,患者年龄18~76岁,术前评估咽部结构MallampattiⅠ~Ⅲ级,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80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后采用可视软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其中A组取左侧卧位、颈部垫枕、保持颈部水平位、头后仰,B组取右侧卧位、颈部垫枕、保持颈部水平位、头后仰,C组取头去枕平卧中立位。分别记录3组在麻醉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的血压、心率、Sa O2,比较3组患者的插管时间、1次插管成功率,观察插管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2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口气管插管。3组患者各时点的血压、心率、Sa 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0比较,3组患者的T1~T3时点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P均<0.0125);手术期间,3组患者的Sa O2无变化(P>0.05)。A组和B组1次插管成功率均高于C组(P均<0.017)。A组成功插管时间最短,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术后24 h吞咽时咽喉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7)。结论侧卧位使用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较快,且明显减少术后24 h吞咽时咽喉痛,不影响患者的呼吸。
- 李泉邵兵秦廷英梁秀生付宝军张耀之李恒
- 关键词:气管插管侧卧位
- 加巴喷丁联合短时程神经电刺激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短时程神经电刺激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同样剂量加巴喷丁联合短时程神经电刺激,均治疗4周。于患者治疗前(T_(0))及治疗后1周(T_(1))、2周(T_(2))、4周(T_(3))、2个月(T_(4))、3个月(T_(5))、6个月(T_(6))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01);观察组治疗后相同时间点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57%(10/3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短时程神经电刺激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总体疗效更优。
- 杨秀环梁华杰李泉林宗航苏适夷李恒
- 关键词:加巴喷丁视觉模拟评分
- 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临床疗效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30例。治疗A组予以伐昔洛韦治疗,治疗B组则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治疗A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B组PSQI评分显著优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B组血清疼痛介质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B组β-内啡肽(β-EP)指标明显高于治疗A组,血浆P物质(SP)及一氧化氮(NO)指标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B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B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A组,而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发生的头晕、胃肠不适及皮肤瘙痒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血清疼痛介质指标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杨秀环梁华杰李泉林宗航苏适夷李恒
- 关键词:伐昔洛韦神经阻滞睡眠质量
- 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计120例,产妇随机逐个纳入腰方肌阻滞组(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group,Q组)、切口局部浸润组(Wound infiltration group,W组)和经静脉自控镇痛组(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组),每组各40例。剖宫产结束后,Q组行双侧腰方肌阻滞,W组实施切口局部浸润,P组行静脉自控镇痛。分别在返回病房即刻,术后2 h、4 h、12 h、24 h多个时间点使用NRS评分评估产妇疼痛情况。使用BCS评分评估活动状态下疼痛情况,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产妇术后运动功能。分别记录各组产妇首次下床时间、行走时间,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静止状态下,3组患者NRS评分不同时间点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P<0.05)。3组患者NRS评分均于术后逐渐升高,且W组患者术后12 h的NRS评分均高于Q、P组(P<0.05)。在活动状态下,3组患者BCS舒适评分不同时间点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3组患者Bromage评分在不同时间点组内及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和组间的交互效应(P<0.05),Q组患者术后4 h、术后12 h的Bromage评分均高于W、P组(P>0.05)。Q组产妇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行走时间均明显高于W和P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3组产妇均未见局麻药中毒、局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均能为剖宫产产妇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腰方肌阻滞镇痛持续时间更长,但对产妇术后下肢活动功能有一定影响。
- 梁秀生李泉苏适夷李恒
- 关键词:剖宫产术术后镇痛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