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瑾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n-SOD在螺旋神经节区域分布差异与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前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在大鼠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表达分布的差异与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白噪声115dB2h3d造模,不处理者为对照组。ABR测听分析噪声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噪声暴露前后Mn-SOD在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Mn-SOD在螺旋神经节不同区域的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①ABR:大鼠噪声暴露后与暴露前相比,4、8、16、20、32kHzABR阈值均明显上移,以高频听阈变化更为显著;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正常情况下,顶部螺旋神经节的Mn-SOD的阳性表达较底部明显;噪声暴露后,Mn-SOD在螺旋神经节的表达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均显著增高;且顶部较底部的表达增强更为显著;③Mn-SOD活性测定:在正常情况下,顶部螺旋神经节的Mn-SOD活性与底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噪声暴露后,Mn-SOD活性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均有下降,且底部较顶部更为显著。结论 Mn-SOD在螺旋神经节顶、底部区域的表达分布差异,可能是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 崔勇何亚武瑾米文娟何端军张力鸥邱建华
- 关键词:噪声性聋螺旋神经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 噪声对大鼠耳蜗基底膜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前后凋亡诱导因子(AIF)在大鼠不同回基底膜外毛细胞的表达差异以及与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组给予声强为115dBSPL白噪声暴露,每天2小时,连续3天,对照组不予噪声暴露。分别于噪声暴露前1日、暴露后1、3、7、14日对两组大鼠行ABR检测,最后一次ABR检测后对两组大鼠耳蜗基底膜行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两组大鼠耳蜗不同回基底膜处AIF的表达。结果大鼠噪声暴露后与暴露前相比,ABR各频反应阈值于暴露后1天最高,随时间逐渐恢复,14天时趋于稳定,听力低频阈移约10dB,高频阈移有30dB(P<0.05);基底膜铺片FITC染色示噪声暴露组底回基底膜毛细胞较顶回缺失严重,且有纤毛排列紊乱并出现融合,而对照组毛细胞排列整齐,纤毛呈V或W型,两组间外毛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在正常情况下,顶回基底膜的AIF表达高于底回,噪声暴露后,AIF顶、底回基底膜表达均较对照组相应部位增高,且顶回较底回更为显著(P<0.05)。结论噪声暴露过程中,AIF在促凋亡的同时更发挥出了氧化还原酶的作用,因而AIF在耳蜗基底膜顶、底回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噪声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性的分子机制之一。
- 武瑾崔勇施泽涛邱建华
- 关键词:噪声性聋基底膜外毛细胞
- 凋亡诱导因子在耳蜗不同转基底膜噪声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是一种双功能蛋白,既有氧化还原酶的活性,又能促凋亡,且两者相互独立。在以往噪声性损伤的研究中,更多关注于AIF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以及底转基底膜受损...
- 武瑾邱建华
- 浅析儿童颌下型舌下腺囊肿与甲状舌管囊肿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 目的 儿童颈部包块以先天性疾病为主,包括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表皮样囊肿、颈部淋巴结肿块、血管瘤及脂肪瘤等等。其中,甲状舌管囊肿最为常见,可发生于自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临床不易与多种颈部肿物鉴别,极易误诊...
- 韩宇武瑾石照辉石力查定军
- 关键词:舌下腺囊肿甲状舌管囊肿
- 慢性锰中毒对大鼠听功能及耳蜗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锰中毒对大鼠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断乳21天的SD大鼠,随机分为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30只)给予氯化锰水溶液(MnCl2·4H2O,100mg·kg-1d-1)连续灌胃12w,对照组(30只)以同法给予等量去离子水。于灌胃4、8和12w后分别检测两组大鼠血锰浓度,于灌胃12w对两组大鼠分别行ABR检测,基底膜铺片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Phalloidin-FITC)染色观察毛细胞形态及计数,HE染色观察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及计数,透射电镜观察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染毒组大鼠灌胃4、8、12w后血锰浓度分别为24.1±2.4、31.5±2.6、26.7±2.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1.7、11.2±2.1、12.7±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灌胃12w后,染毒组大鼠4、8、16、24、32kHz ABR反应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高频阈值升高显著。灌胃12w后,染毒组耳蜗毛细胞缺失,以底回缺失明显;螺旋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线粒体嵴断裂或消失,呈空泡样变。结论慢性锰中毒可导致大鼠耳蜗毛细胞缺失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进而导致大鼠听功能损伤。
- 唐晓旭丁忠家王人凤施泽涛邢蔚闫辉武瑾宋勇莉卢连军
- 关键词:锰中毒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听力损失
- 浅析儿童颌下型舌下腺囊肿与甲状舌管囊肿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 目的:儿童颈部包块以先天性疾病为主,包括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表皮样囊肿、颈部淋巴结肿块、血管瘤及脂肪瘤等等。其中,甲状舌管囊肿最为常见,可发生于自舌盲孔至胸骨上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临床不易与多种颈部肿物鉴别,极易误诊...
- 韩宇武瑾石照辉石力查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