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雪华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乙状结肠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造瘘
  • 1篇造瘘口
  • 1篇置入
  • 1篇输液
  • 1篇输液顺序
  • 1篇术后
  • 1篇配伍禁忌
  • 1篇瘘口
  • 1篇颅内感染
  • 1篇内感染
  • 1篇结肠
  • 1篇结肠造瘘
  • 1篇结肠造瘘口
  • 1篇禁忌(中医)
  • 1篇静脉

机构

  • 3篇泉州市第一医...

作者

  • 3篇蔡雪华
  • 1篇王培强
  • 1篇张梅莲
  • 1篇赖明媚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例自主设计经结肠造瘘口置入肛管扩张引流术的体会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自行设计的经结肠造瘘口置入肛管进行灌肠后并保留肛管引流粪便的方法 ,解决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患者因造瘘口狭窄引起的肠梗阻问题。本院收治1例因造瘘口狭窄引起的肠梗阻患者,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造瘘口,铺上无菌巾,护理人员戴无菌手套并以石蜡油湿润,以示指深入造瘘口进行扩张,扩张完毕后,缓慢将肛管置入造瘘口,置入深度为20 cm,灌肠袋距造瘘口高度约为45~50 cm,灌肠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灌肠完毕后,将暴露在造瘘口2 cm处位置的肛管剪断,即约20 cm的肛管经由造瘘口置入患者肠道内,2 cm的肛管暴露在造瘘口外,形成一道人工肛管引流通道。再用清洁细韧麻绳绕肛管3圈后,分别沿腹部固定在患者左右裤袢,固定完毕后造瘘口再衔接造口袋,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患者灌肠完毕后,可见气体排出,造瘘口留置肛管通畅,糊状粪便从留置的肛管通道引流至造口袋。患者排便困难解决,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好转。经结肠造瘘口置入肛管扩张造瘘口灌肠后并保留肛管引流粪便的方法 ,为结肠造瘘口患者进行有效的灌肠,达到解除患者肠道梗阻的目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好的改善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护理满意度和信任感,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人文性及创新性。
吕彩凤蔡雪华
护理工作中如何合理调整输液顺序的几点体会被引量:2
2006年
张梅莲蔡雪华赖明媚
关键词:输液顺序配伍禁忌禁忌(中医)静脉炎静脉疾病
IL-9基因多态性与垂体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关联
2023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基因多态性和垂体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垂体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34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垂体瘤术后未继发颅内感染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IL-9基因多态性、临床资料以及病原菌感染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 病例组IL-9 rs1859430位点AA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G等位基因低于对照组(P<0.05);34例垂体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中,脑膜炎27例,脑室炎7例;共分离出病原菌45株,革兰阳性菌28株(62.22%),革兰阴性菌16株(35.56%),真菌1株(2.2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肿瘤直径>3 cm(OR=3.664,P=0.022)、术后脑脊液漏(OR=4.267,P=0.011)、IL-9 rs1859430位点AA基因(OR=4.505,P=0.005)均为影响垂体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9 rs1859430位点A基因是垂体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易感基因,临床应重点观察肿瘤直径>3 cm、术后脑脊液漏等因素,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吴细凤蔡雪华王培强林毅辉吕凤英
关键词:颅内感染垂体瘤白细胞介素-9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