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琛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黏性土坡地震失稳机制及其在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地震作用下黏性土坡失稳滑动特点,以土体应力状态及其变化分析边坡失稳过程。通过分析地震作用下边坡不同部位土体应力状态和剪应力变化,结合实际地震边坡失稳破坏特征,提出黏性土坡地震三段式滑动失稳机制。在分析该滑动失稳机制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之间应力关联的基础上,将两者结合应用于实际黄土地震滑坡动力稳定性分析。依据此考虑得到的动力安全系数相比较其他方法,与极限平衡法得到的结果更为接近。
- 赵文琛吴志坚陈豫津
- 关键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兰州丘陵沟壑区挖方黄土高边坡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通过对兰州黄土丘陵沟壑区大量黄土挖方高边坡的实地调查发现,这些刚开挖不久的黄土边坡多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卸荷裂隙、坡面冲沟、落水洞、局部滑塌等。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挖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挖方后的位移场、应力及应变场都出现了显著变化,挖方后的应力释放与局部集中、卸荷作用、风化作用及雨水冲刷等内因与外因及其相互作用是出现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根本原因,而这些问题又会导致边坡稳定性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自然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坡体稳定,用不同计算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达1.7左右;人工切坡以后坡度变陡,边坡整体稳定性下降,安全系数下降了约0.6;在Ⅷ度烈度地震作用下挖方边坡处于临界状态,存在失稳风险。因此,在该类场地上的建设工程项目中必须重视挖方边坡的抗震设防问题。
- 蒲小武王兰民吴志坚刘琨赵文琛马林伟任栋
- 关键词:挖方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 强震作用下黄土斜坡动力响应特征与稳定性分析
- 黄土自身多孔隙和弱胶结的特殊性质以及黄土高原高危的地震活动背景导致该区黄土地震滑坡灾害十分发育,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强震作用下典型黄土斜坡动力响应特征及稳定性,对于提高黄土高原地区滑坡预防治理能...
- 赵文琛
- 关键词:动力响应稳定性地震作用
- 文献传递
- 基于应力分析的黄土层内滑坡地震失稳机制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层内地震滑坡灾害易发多发和破坏性强的特点,选取三处典型滑坡进行考察,得出了此类滑坡的失稳破坏特征。进一步结合斜坡不同部位土体的受力特点和剪切破坏形式,将地震作用以应力形式引入,分析得到了该类滑坡发生时不同部位土体的剪切破坏形式及应力状态变化下剪应力的变化规律。从而基于应力分析给出了具有坡顶土体首先发生小主应力减小主导的拉张型剪切破坏,坡面土体随后发生大主应力增加主导的压剪型剪切破坏,黄土震陷降低滑面摩擦阻力加速滑体滑移特点的黄土层内滑坡地震失稳机制,进而针对此类滑坡地震失稳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及防护措施。
- 赵文琛吴志坚王谦陈豫津
- 关键词:地震滑坡剪切破坏剪应力
- 基于Matlab和IPP的黄土孔隙微观结构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黄土的孔隙结构是区别于其他土类的重要特点之一,黄土的湿陷、震陷等宏观力学表现与其孔隙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开发了利用Matlab和IPP(Image-Pro Plu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土微结构图像进行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计算土的三维孔隙率方法,并对青海西宁、甘肃永登、甘肃兰州、宁夏西吉和山西芮城五处场地的原状黄土微观结构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Q3黄土微结构往往与地域、深度以及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定性方面,六盘山附近及以东的地区降雨量较为丰富,颗粒以集粒和凝块为主;而六盘山以西的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颗粒之间接触面较小,易形成架空孔隙。在定量方面,在空间上自西北向东南,黄土大孔隙含量增加;在深度上自上至下,黄土颗粒相互靠拢,粒间距离减小,大孔隙含量减小;随着深度的增加,地应力逐渐增大,黄土颗粒和孔隙受到挤压发生转动和变形,中孔隙和大孔隙的椭圆率变小,其中大孔隙变化显著;土体发生重塑,孔隙排列变得有序,孔隙大小以及孔隙面积在各个区域分布相对均匀,分维数和概率熵减小,玫瑰图曲线变得圆滑。
- 徐世民吴志坚赵文琛赵涛
- 关键词:黄土微观结构MATLABIPP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