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君

作品数:17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穴位
  • 3篇穴位电刺激
  • 3篇气道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围术期
  • 3篇经皮穴位电刺...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翼型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针刺
  • 2篇中毒
  • 2篇手术
  • 2篇水中毒
  • 2篇碎石
  • 2篇碎石术
  • 2篇尿道
  • 2篇尿道钬激光

机构

  • 17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郭君
  • 7篇袁岚
  • 7篇傅国强
  • 5篇郭丰
  • 4篇唐炜
  • 4篇宋伟
  • 3篇王剑
  • 2篇吴晓珲
  • 2篇俞丽萍
  • 2篇张炜
  • 2篇陈文婷
  • 2篇商斌仪
  • 2篇宋秀明
  • 2篇吕婵
  • 2篇尹成伟
  • 2篇解建
  • 2篇张兴
  • 1篇周华
  • 1篇李永华
  • 1篇杨烁慧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肿瘤药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丙泊酚注射痛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或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作用。方法: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30例)、对照S组(S组,30例)及对照L组(L组,30例)。T组患者经皮穴位电刺激30min后丙泊酚TCI静脉全麻,S组患者静脉注射2mL生理盐水后丙泊酚TCI静脉全麻,L组患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mg后丙泊酚TCI静脉全麻。记录患者发生注射痛的程度及发生率。结果:T组和对照L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低于S组,而T组和L组相当。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预防或降低丙泊酚引起的注射痛。
项金慧郭君傅国强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TCI注射痛静脉全麻经皮穴位电刺激
一种翼型防喷溅四通接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型防喷溅四通接头,四通接头包含一个主管与倾斜连通于主管两侧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主管顶部的操作口安装有阀膜,主管底部为管接口;四通接头能够阻止喷溅物直线朝向操作者,将喷溅物改变排出方向使之远离操...
陈文婷俞丽萍傅国强郭君严君君
文献传递
针刺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MMP-9、BDNF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对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予以针刺麻醉并持续至术毕。比较两组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并于手术前后行血清S100β、MMP-9、BDNF检测。结果两组术中维库溴铵、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内,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S100β、MMP-9水平相比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血清BDNF水平相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麻醉能够改善老年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POCD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100β、MMP-9水平及升高血清BDNF水平有关。
解建郭君
关键词:针刺麻醉直肠癌根治术S100Β蛋白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至严重水中毒一例
病例回顾女,62岁,体重55kg,身高155,ASAⅡ级,入院诊断:左肾盂结石,拟施手术:左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既往史:高血压(140/90mmHg)、腰痛史、老年性脑萎缩.麻醉方法选择:喉罩通气下全身麻醉.麻醉诱导...
唐炜郭君宋伟袁岚傅国强
针刺辅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外周血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外周血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孕产妇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镇痛法)与观察组(药物镇痛加针刺辅助镇痛法)各39例,比较两组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镇痛效果、外周血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信号调节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APKK激酶(Raf)表达水平及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结束后观察组Raf、ERK、CREB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10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辅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佳,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妇出血量并改善新生儿预后,可能与针刺辅助镇痛可有效调节外周血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有关。
解建郭君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针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研究小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1)对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12月择期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术的儿童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组患儿在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4 μg·kg-1);对照组患儿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Aono四分评级法进行儿童苏醒期评分。记录拔除气管导管15 min时儿童的Aono评分和躁动发生率。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在全麻苏醒期的Aono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15 min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0.4 μg·kg-1)可显著降低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高浩殷智宇吴晓珲郭君胡国霞
关键词:儿童腺样体切除术苏醒期躁动
六神丸联合常规治疗对COVID⁃19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考察六神丸联合常规治疗对COVID⁃19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神丸,疗程7 d。检测退热时间、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单项症状消失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中位数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及咽痛、大便干消失率更高(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发生与六神丸相关的不良反应,也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六神丸联合常规治疗可缩短COVID⁃19患者退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咽痛、大便干等症状,安全性较高。
孙仕奇陈飞飞尹成伟王婧蔡蔚然郭君吕婵商斌仪陈旋宋秀明周华刘华张炜张兴
关键词:六神丸
电针百会穴对小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CPR)脑损伤已成为导致患者最终死亡或残疾的主要原因。电针刺激百会穴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疗效受到国际主流医学的关注和肯定。我们将观察电针百会穴对CA/CPR后小鼠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
王永强李永华杨烁慧郭君龚志刚冯煜
关键词:后脑损伤心肺复苏心脏骤停百会穴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肠道手术围术期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腹腔镜肠道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肠切除手术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TEAS组在手术当天及术后3d内每天给予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TEAS一次,对照组操作同TEAS组但不开启电源。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24、48、72h血清胃动素浓度;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d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术后24h血清胃动素浓度明显升高[(218.5±52.3)pg/ml vs(141.8±45.8)pg/ml,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9.4±3.2)h vs(29.6±7.8)h,P<0.05]明显提前,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提前[(23.2±4.7)h vs(36.5±8.9)h,P<0.05],术后3d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16.7%vs 36.7%,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促进腹腔镜肠道手术围术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袁岚郭君唐炜王剑傅国强郭丰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腹腔镜肠道手术
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迷走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30例,均行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于手术开始即刻(0min),每隔5min记录1次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直至60min时;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成功率;分别于麻醉前、肺复张前、手术结束时抽取患者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记录麻醉效果,术后随访时了解患者对该麻醉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28例患者于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1.32±6.69)min。手术0、5、10、15、20、25、30、35、40、45、50、55、60min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患者在肺复张前的p_aO_2显著低于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P值均<0.05),p_aCO_2显著高于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P值均<0.05)。结论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麻醉可满足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要求,效果确切。
李连红郭丰郭君袁岚
关键词:硬膜外胸腔镜检查肺大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