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希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1篇形貌
  • 1篇液相
  • 1篇液相制备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粉
  • 1篇纳米粉末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性
  • 1篇光催化性能
  • 1篇粉末
  • 1篇Α-FE
  • 1篇Α-FE2O...
  • 1篇催化
  • 1篇催化性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王双保
  • 1篇李学青
  • 1篇陈希

传媒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液相制备α-Fe_2O_3粉末的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运用了液相均匀沉淀法较为经济地制备纳米α-Fe_2O_3粉末。通过在合成时是否添加或者不添加硬脂酸(C8H36O2)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C18H29NaO3S)等分散剂,研究了纳米α-Fe_2O_3晶粒形核和长大的特征。借助XRD和SEM表征,可以发现:不添加分散剂的条件下制备的α-Fe_2O_3粉末生成了较为粗大的晶粒,添加了SDBS的反应物则得到了均匀分布的、有着规则多面体外形、晶粒粒径约40nm的α-Fe_2O_3粉末;而添加硬脂酸(C8H36O2)分散剂则制备得到了无定型、粒径约10nm的α-Fe_2O_3粉末。光催化测试结果表明不仅尺寸效应会影响光催化能力,晶化完整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适当添加分散剂有助于抑制α-Fe_2O_3粉末成核以及结晶过程中的团聚,从而使得生成的晶粒更细小。而加入不同分散剂的条件下,其影响水平也是十分不一样的,这可能是由于分散剂中的阴离子与Fe3+发生了配位反应的结果。最后,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SDBS分散剂的例子要明显好于不添加分散剂和添加了硬脂酸得到的纳米α-Fe_2O_3粉末。
邓赛夫王双保李学青陈希
关键词:纳米粉末Α-FE2O3形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