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对外汉语
  • 2篇教学
  • 2篇汉语
  • 1篇道德经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三重境界
  • 1篇师资
  • 1篇师资队伍
  • 1篇视域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播
  • 1篇文化符号
  • 1篇留学
  • 1篇留学生
  • 1篇教学视域
  • 1篇境界
  • 1篇海南文化
  • 1篇汉语教学
  • 1篇高校
  • 1篇《道德经》

机构

  • 3篇海南大学

作者

  • 3篇陈杰

传媒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学园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2016年
大部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中专业教师比例偏低、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的障碍与瓶颈。深刻反思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设立认知上的动因、定位以及课堂教学基本内容上的误区,是解决对外汉语教学瓶颈问题的基本途径。
陈杰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
《道德经》中“有”与“无”三重境界之辨析被引量:1
2018年
多则惑,少则困,人类总是在得与失、有与无之间徘徊,一直寻找不到"有"与"无"之间的平衡点。两千多年前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对"有"与"无"已经做了阐述,指出了重"有"轻"无"的弊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清晰阐述了"有"与"无"之间的关系:"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本文着重从"有无"的误区、"有"与"无"的互利转换、淡看"有""无"三个层面对老子的"有无"观进行辨析。
陈杰
关键词:《道德经》三重境界
对外汉语教学视域下的海南文化符号传播
2018年
在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调查分析海南留学生对海南文化符号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海南的留学生对海南的文化符号感受不深,文化符号系统未呈现多元性,现代符号缺乏海南特色,海南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够明晰。这就要求海南的汉语教师采取更有效的文化传播方法,加大海南特色文化的传播力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海南文化符号的了解与理解。
陈杰
关键词:留学生文化符号文化传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