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梗
  • 1篇心梗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支架植入
  • 1篇植入
  • 1篇左室
  • 1篇急性心梗
  • 1篇急性心梗患者
  • 1篇梗死
  • 1篇斑点追踪成像
  • 1篇斑点追踪成像...
  • 1篇成像
  • 1篇成像技术
  • 1篇成像评价

机构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刘霞
  • 1篇张少芹
  • 1篇贾梅
  • 1篇陈杰

传媒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梗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急性心梗患者支架置入术(PCI)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变化情况,了解PCI术对急性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应用STI对28例急性心梗患者分别于PCI术前(1~3)d、术后(29±3)d、术后(90±6)d测定左室径向运动指标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应变率(SRs)、径向位移(DR)。结果 PCI术后1个月左室壁部分梗死节段SR、SRs、DR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术后3个月各梗死节段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左室壁梗死节段SR、SRs、DR总峰值在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均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相应数值(均P<0.01)。结论 STI能够定量评价急性心梗患者PC I术后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变化情况,为临床评价PCI术后患者的左心功能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无创的方法。
张少芹贾梅陈杰刘霞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心肌梗死支架植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