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静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健康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心耳
  • 1篇序列对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乙状结肠
  • 1篇乙状结肠扭转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三叉神...
  • 1篇张量成像
  • 1篇三叉神经

机构

  • 7篇上海健康医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新疆喀什地区...

作者

  • 7篇杨涛
  • 7篇顾静华
  • 3篇王伟
  • 3篇程敬亮
  • 2篇陈涛
  • 2篇李新明
  • 2篇周华
  • 1篇王禄马
  • 1篇张春艳
  • 1篇李荣先
  • 1篇王成强
  • 1篇余刚
  • 1篇胡丽
  • 1篇黄艳艳

传媒

  • 4篇CT理论与应...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炫速双源CT在评价左心耳解剖结构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CT在左心耳(LAA)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状动脉扫描的62例窦性心律患者及行左心房增强扫描的21例房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左心耳与肺静脉的关系,对左心耳各径线进行定量测量,并对两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房颤组患者与对照组肺静脉变异率及左心耳与左上肺静脉位置关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左心耳口部长短径、面积、容积及第一转折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炫速双源CT可以对左心耳各径线进行定量测量,并可清晰显示其相邻解剖结构,对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封堵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涛杨涛顾静华李新明王伟范晓军周华李荣先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射频消融术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SVD)中的影像应用价值。方法:对80 例缺血性SVD 患者进行常规MRI、DWI、SWI 和MRS 扫描,以健侧对称正常脑白质区作为对照,测量病灶的平均弥散系数(ADC)值...
杨涛顾静华房昆仑周华范晓军王伟张叶刘飞
双源CT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评价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利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桥血管狭窄程度的价值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以及Cochrance Library、Pub Med、OVID、Embase等外文数据库,搜索双源CT诊断桥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性试验。对纳入资料使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结果:最终入选5篇文献,其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比值比分别为99%、99%、4 98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99.84%。结论:双源CT对于CABG后桥血管的评价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和临床意义。
杨涛顾静华李新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META分析
DTI及SWI在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脑黑质改变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脑黑质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早期原发性PD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DTI及SWI序列扫描,其中原发性早期PD患者13例,正常对照组13例。测量两组间脑黑质的FA值、ADC值及黑质致密带大小。结果:两组间双侧黑质的FA值比较,PD组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黑质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D组黑质致密带大小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黑质的FA值及黑质致密带大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DTI与SWI具有协同作用,可为PD的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陈涛杨涛程敬亮刘康永顾静华张春艳张叶
关键词:黑质扩散张量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3D FIESTA-C联合3D-TOF序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3D FIESTA-C联合3D-TOF序列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磁共振3D FIESTA-C及3D-TOF序列扫描的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观察正常侧及三叉神经痛侧的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 45侧三叉神经痛侧中,神经与周围血管表现为压迫及接触关系共36侧;正常侧表现为压迫及接触关系12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FIESTA-C联合3D-TOF序列可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
邓桂芬杨涛程敬亮顾静华王成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头皮Marjolin's溃疡CT及MRI影像表现
2023年
目的 探讨分析头皮Marjolin's溃疡的CT及MRI影像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头皮Marjolin's溃疡患者的CT、MRI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其分析病理特征、总结影像表现。结果 本文12例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4例乳头型、8例溃疡型。MRI表现:12例T_1WI均呈等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伴混杂信号,边界较模糊;8例见坏死区,T_2WI呈较高信号;其中6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强化明显,坏死区无强化。4例累及颅骨、脑膜及静脉窦。2例累及颅内脑实质,病变中心DWI呈明显高信号。CT表现:8例平扫病变呈等高密度,其中4例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2例累及颅骨。结论 CT及MRI是评价头皮Marjolin's溃疡受累范围的可靠影像学方法,特别是DWI对本病侵犯颅骨及颅内包膜期脑脓肿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王禄马董家科蔡雯靖杨涛王伟顾静华于子腾程敬亮
关键词:头皮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乙状结肠扭转的MSCT诊断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SV)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SV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或肠镜复位证实的15例乙状结肠扭转MSCT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5例SV的MSCT征象有:15例均显示乙状结肠扩张,4例提示有肠管损害,包括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系膜间渗出和腹腔积液等;CT定位像显示倒"U"征14例,横断面图像显示"圆腹"征13例,"鸟嘴"征11例,MPR显示"交叉"征10例,"漩涡"征9例;CT增强及CTA显示肠壁强化减弱3例,肠系膜小血管闭塞1例,肠系膜动脉旋转2例。结论:乙状结肠扭转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肠管损害的判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价值。
胡丽杨涛余刚黄艳艳顾静华
关键词:乙状结肠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