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万里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路
  • 1篇新兴产业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新兴产...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疾病
  • 1篇直肠切除
  • 1篇直肠切除术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结直肠切除
  • 1篇全结直肠切除...
  • 1篇人工智能
  • 1篇人工智能领域
  • 1篇卓越工程师培...
  • 1篇结直肠
  • 1篇结直肠疾病

机构

  • 3篇河南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马万里
  • 2篇马永红
  • 1篇雍春花
  • 1篇姚坤厚
  • 1篇胡宝利
  • 1篇张军杰
  • 1篇胡军红
  • 1篇丁瑞

传媒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研究生教育研...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产学共生发展引领卓越工程师培养——密歇根大学制造业工程博士项目的透视
2025年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社会需求,培养逻辑遵循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知识生产主体与场所的异质性与弥散性是其本质特征,产学共生发展是其理想选择。密歇根大学作为较早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的高校,在制造业等工程领域具备强劲实力。其制造业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基于跨学院协同与产业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协同育人,以资源非线性聚合提升质参量的共生度,以多学科人员链式交互提升质参量的关联度,以开放合作网络搭建营造正向共生环境,推动知识生产组织结构从传统知识生产模式Ⅰ的线性分割转变为多元知识生产模式并存的集成融合,凸显知识生产过程中产学组织边界的融合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产学知识生产协同体的共生发展导向。
马万里马永红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共生理论
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10例报告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下全结肠切除术10例,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4例,息肉癌变2例,结直肠多发癌1例,慢性溃疡性结直肠炎3例。建立气腹后,超声刀游离病变肠管系膜,并用可吸收夹夹闭主要血管后,Endo-GIA离断直肠下端,辅助切口4~6 cm,取出切除标本,用管形吻合器行直肠-回肠吻合。结果 10例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64±37)min,术中出血量(200±59)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68±18)h,住院时间14~20 d。术后无腹腔出血、内脏器官损伤等并发症。10例随访6~36个月,大便3~13次/d,3例结、直肠癌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结直肠部分切除术前提下,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马万里姚坤厚胡军红张军杰胡宝利雍春花丁瑞
关键词: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术结直肠疾病
产学共生发展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基于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调查的实证研究
2025年
基于共生理论与相关文献,提炼出共生单元选择、共生模式构建、共生环境支撑3个驱动维度及涵盖的8个产学共生发展驱动因素,构建产学共生发展动力模型。基于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领域在读工科研究生的487份有效问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个驱动维度对产学共生发展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共生单元选择中“志同道合”是产学共生发展的基础,基于资源互补与需求匹配的“望衡对宇”是产学共生发展的关键;共生模式构建中稳定的结构联结是产学共生发展的基础,有效的资源融合与均衡的利益分配对共生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强。综合来看,共生模式构建是推动产学共生发展的最大动力且在共生单元选择、共生环境支撑对共生发展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知识披露策略在共生模式构建对产学共生发展的影响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当校企选择趋于开放的知识披露策略时,产学共生发展更为显著。
马万里马永红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战略性新兴产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