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视与听的交融——浅谈印象主义绘画艺术中的“音乐感”表现
- 2017年
- 纵观西方的绘画艺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寻求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是艺术作品最终达到巅峰的关键。在西方的艺术美学中认为音乐艺术是最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据,我们可知无论是建筑、雕刻还是绘画都存在音乐化的一面。我们通过音、画的交融去聆听印象主义和抽象主义绘画中的“乐声”,感受节奏、旋律为画面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系统的共振,寻求艺术门类间更密切的联系。
- 马丽娜拉科维奇
- 关键词:绘画乐感印象主义抽象主义
- “一带一路”视角下白俄罗斯语言政策及语言互通研究
- 2018年
- 白俄罗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欧洲延伸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该国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将调研过程中获取的各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分析各项数据,从我国在白俄罗斯汉语推广的成效、中-白两国大型合作项目(中-白工业园)以及未来十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中-白两国政治、经济、外交的发展将通过语言这一枢纽建立起两国之间的文化共同体、外交语汇、民族信任度,从白俄罗斯这个重要节点出发,从"语言-文化的互通"角度出发,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最终实现"五通"的构建。
- 马丽沈燕琼王超熊惠
- 关键词:语言政策
- “一带一路”框架下地方戏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以桂南采茶戏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桂南采茶戏为地方戏曲研究的个案,透视桂南采茶戏丝路轨迹的同时,扩大茶戏的受众人群,运用新媒体等有效手段,有效地构建茶戏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为“一带一路”画出一幅美妙的“太极图”。
- 马丽周雪飞何军
- 关键词:地方戏剧
- 合乐而为——从合唱教学中透视“90后”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被引量:1
- 2017年
- 当代在校的大学生基本是"90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长辈们的溺爱,往往个性张扬有余,不少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不关心集体,团队合作精神不足。合唱作为一种群体的艺术,在艺术表现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上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可以通过合唱训练,让当代大学生体验到高雅艺术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促进合唱团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强他们的集体凝聚力,让校园合唱团成为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最佳的培养阵地。
- 李雁马丽
- 关键词:合唱团队精神美育
- 在“大艺展”中实现本土化的艺术教育——以桂东南民间音乐素材在民族室内乐教学中的探索为例被引量:4
- 2019年
- 举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也是提供一个构建高校间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师生在这个平台中能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以艺术的形式为学校创优、创新、创业绩。玉林师范学院作为桂东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多次参演该活动,并在第五届"广西大艺展"器乐作品的编创和排演中成功融入本土特色文化,实现了地方院校进行本土化艺术教育的目的,为区内同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民族室内乐教学提出了有效的改革路径。
- 马丽娜拉科维奇李洪磊
- 关键词:桂东南民族室内乐
- 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中职院校的实践性探索——以艺术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
- 2023年
- 国家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导向明确,“以培养社会服务型人才”和“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类人才”为宗旨,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创新型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当地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广西拥有大量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全国五大自治区之一,该省于2021-2023年度向文化和旅游部申报了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的8个项目,全部立项。本文将以该区域为例探讨在中职院校开展艺术技能课程融入非遗文化的重要意义,从教学改革层面探究非遗文化与中职教育相融的有效途径,以此提升本文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 马丽赵妮燕
- 关键词:艺术技能中职
- “一带一路”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与白俄罗斯文化传播与融合研究——评《“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贸易、文化交流》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区域集团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细微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量的国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全球治理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中国方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这也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白俄罗斯曾经与中国一样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与中国不相邻,但是经济、政治的渊源使两国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关系。两国政府于1992年11月25日签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议》。自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到2016年10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访华,带动了两国政治、经济间频繁的往来,两国的关系亲密无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度也由此而升温。如院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白俄罗斯文化日”,2016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成立“白俄罗斯中国文化中心”,2017年6月中国文艺界人士与白俄罗斯文化联盟在北京举办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7月中国学生赴白俄罗斯开展青年交流之旅,2017年10月在中国国家美术馆举办“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典藏精品展”,2017年12月在成都南苑美术馆举办中国白俄罗斯艺术家交流作品展“丝路艺语”等各项活动,印证了中白建交25年来,两国政治互信、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文化艺术间的频繁往来是两国传播丝路文化一种很好的方式,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社会根基。
- 马丽
- 关键词:文化交流活动文化传播全球贸易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