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波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页岩
  • 3篇页岩气
  • 2篇三角洲
  • 2篇区块
  • 2篇背斜
  • 2篇沉积相
  • 1篇断块
  • 1篇断块区
  • 1篇页岩气藏
  • 1篇页岩气开发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三角洲平原
  • 1篇沙三段
  • 1篇渗流
  • 1篇渗流机理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气藏
  • 1篇浊积
  • 1篇浊积扇

机构

  • 5篇中国石化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5篇马波
  • 2篇梅俊伟
  • 2篇罗薇
  • 1篇何幼斌
  • 1篇姚军
  • 1篇李阳
  • 1篇王伟
  • 1篇房大志
  • 1篇赵景辉
  • 1篇吴伟
  • 1篇陈祖华

传媒

  • 3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延川南区块山一段沉积相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沉积相研究是储层研究的基础。通过岩心观察、分析化验及测井解释等技术对延川南区块山一段的沉积相标志进行了详细的辨别,对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划分,认为研究区山一段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主要包括分流河道微相与沼泽微相。分流河道沉积在平面上沿南东—北西向展布,砂体的展布对沉积相的发育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罗薇马波赵景辉吴伟
关键词:沉积相三角洲平原
南川区块平桥背斜页岩气开发层系划分及合理井距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南川区块平桥背斜五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厚度大,目前采用一套层系开发,水平井井距500 m的条件下,存在着纵向动用程度低,平面动用不充分,未能实现页岩储量的充分动用。为了指导该地区页岩气的合理高效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基于储层精细描述,重点刻画纵向上岩石微相及应力特征,明确其对压裂缝高和缝长的影响,利用微地震监测、气井生产数据历史拟合等技术方法,明确开发层系的划分和平面合理井距的优化。研究结果:(1)南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划分为9个小层21个亚层,开发层系划分为上、下2套气层,其中下部气层为(1)—(5)小层,厚度35 m,上部气层为(6)—(9)小层,厚度76 m;(2)平桥背斜合理水平井间距在250 m。
房大志钱劲梅俊伟任建华马波卢比
关键词:页岩气合理井距
惠民凹陷临7断块区沙三段沉积相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研究区沉积相认识不清等问题,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区域地质、分析化验和测井等资料系统研究了惠民凹陷临7断块区沙三段沉积相,认为研究区发育三角洲相、浊积扇相、湖泊相,其中三角洲相包括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泥等5种微相,浊积扇相包括沟道、沟道间、沟道前缘、沟道侧缘及外扇泥等5种微相,湖泊相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泥微相。平面上,三角洲、沟道沉积均沿北西—南东向展布;垂向上,沙三下亚段发育三角洲沉积,沙三中、上亚段发育浊积扇、半深湖—深湖沉积。从沙三下到沙三上沉积期,砂体反复进积、退积,并逐渐由西向东移动,研究区水体虽也有短暂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开展临7断块区沙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为储层综合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
罗薇何幼斌马波
关键词:沉积相三角洲浊积扇沙三段惠民凹陷
基于复杂渗流机理的页岩气藏压后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对于天然裂缝发育的页岩气藏,压后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互沟通,传统的双重介质模型不能准确的反映天然裂缝对产量的影响。针对气体在纳米孔隙中运移的微尺度效应,建立了气体在基岩中黏性流动、Knudsen扩散、表面扩散、吸附层以及气体解吸附等复杂流动机理作用下的多段压裂水平井数学模型。通过离散裂缝模型对天然裂缝和压裂裂缝进行简化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再运用数值模拟研究平桥区块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页岩气井早期产量主要来自裂缝系统游离气,吸附气采出程度平均只有10.1%;储层未改造区域的存在使得基岩渗透率对累计产量的影响变大,裂缝密度和裂缝网络的连通性对气井产量和递减率影响也很大。
王伟李阳陈祖华姚军梅俊伟任建华马波
关键词:渗流机理
常压页岩气背斜构造分区生产特征研究——以平桥南区为例
2023年
为了明确常压页岩气在背斜构造不同构造位置的生产特征,摸清分区的生产规律和影响因素,从静态、动态及压裂改造3方面入手,结合平桥南区生产实际,分析归纳出不同构造位置气井的产气量、产液量、压力变化的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平桥南区背斜构造破裂压力主体区低向两翼变大的特征,主体(破裂压力为55~80 MPa)发育层理缝及易形成复杂缝网,轴部(相对主体略高约10 MPa)发育高角度缝,两翼(破裂压力为80~110 MPa)裂缝欠发育及压裂施工难度最大;2)试气产量和套压主体区最高,轴部其次,两翼最低,无阻流量特征一致;3)生产特征差异较大,主体区产量高、稳产时间长、弹性产率高、单井可采储量高等特点,轴部略差于主体,两翼井产量低、递减相对较大、单井可采储量为主体的59%,显示主体区开发效果最好。以上成果认识为常压页岩气开发选区和部署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马波
关键词:背斜构造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