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亚静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前
  • 2篇震前
  • 1篇电离层
  • 1篇增温
  • 1篇增温异常
  • 1篇张北地震
  • 1篇热红外
  • 1篇卫星热红外
  • 1篇向外长波辐射
  • 1篇长波辐射

机构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郭广猛
  • 2篇冯亚静
  • 1篇陈勇

传媒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周口M4.7级地震前的异常研究
2011年
研究了2010年10月24日周口4.7级地震前的电离层总电子浓度变化以及向外长波辐射变化,认为电离层变化异常值出现在6月17日,在河南南部出现一个电离层低值区,向外长波辐射异常值出现在10月22日至23日,表现为震中区附近的向外长波辐射值为全国最高值,同时稳定分布在该区两天时间.研究认为向外长波辐射异常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震中位置,与电离层异常相结合,二者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震级和震中,但是对于时间的预测还存在有困难.
冯亚静邱海涛郭广猛
关键词:地震电离层向外长波辐射
张北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
2010年
地震前的热异常大多是使用极轨卫星数据来研究,例如AVHRR和MODIS数据,其时间分辨率为一天2次.由于观测时间间隔约12小时,有可能会漏掉一些异常信息.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卫星数据,研究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M s6.2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首次精细地刻画了该热异常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月5日夜间热异常出现在北京西北部,随后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展,整体覆盖在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上,到1月6日凌晨消失;其温度高出周边地表温度4 K^5 K;热异常的扩张与风速、风向有关,在卫星云图上表现出明显的随风摆动现象;该异常带之下的地表的温度与周边地表温度相同,据此推断该异常出现在空中,而不是地表,这是与前人完全不同的新结论.综合以上特征,推断认为该异常可能与地下气体溢出或者异常电磁场有关,而不是岩石受力破裂所致.
冯亚静陈勇郭广猛
关键词:张北地震热红外增温异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