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农业土建工程扶贫领域“微腐败”治理研究
- 2023年
- 在农业开发土建工程扶贫领域中,存在很多看似微小却危害较深的“微腐败”现象,它涉及项目决策、规划审批、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等多个环节,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进步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扶贫的实效都造成了巨大危害。“微腐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淡薄、有效监督和激励措施缺失等。为有效治理农业开发建设中扶贫领域“微腐败”现象,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乡村振兴,切实可行的做法可以从增强基层干部的廉政文化认同、建立监督与激励机制、加强基建投资项目的规范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 左斌峰吴慧琼冯超张萍萍
- 关键词:脱贫攻坚廉政文化
-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结合企业对毕业学生的识图要求和当前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分析了《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质、就业能力。
- 冯超
- 关键词:钢筋计算教学方法
- 基于PCA构架的桥梁裂缝无监督检测算法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基于主成分原理(PCA)提出了一种新的裂缝提取算法,实现了针对混凝土桥面板的自动化检查。研究中采取了三种不同的PCA算法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法是对原始数据本身采用PCA算法。而在第二种方法中,将裂纹视为线性结构,在PCA算法处理之前先对图像进行了线性结构的建模,从而达到增强识别的效果。第三种方法是将每个图像分割成小块,再将其中每个块作为独立单元进行PCA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全局线性建模和分块的方法可以增强局部裂纹识别的准确性。
- 冯超
- 关键词:桥梁维护桥梁检测
- 初探孔边应力计算模型
- 2018年
- 孔边受力性能是影响点支玻璃寿命的重要因素。分析孔边受力性能的有效工具是有限元方法,但是有限元计算能否反映真实的孔边应力及变形状态,完全取决于描述孔边的边界条件及接触条件的计算模型对实际模型的近似程度。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两种计算模型(简化模型和理想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半简化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简化模型和理想模型的优点,在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方面取得了较好平衡,更适合工程应用。
- 王文璟左斌峰冯超
- 关键词:孔边应力有限元模型
- 风雨操场屋面网架与下部混凝土结构建模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对风雨操场屋面钢网架与下部主体混凝土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共设计了2个不同的结构模型.通过计算结构层间位移角、地震剪力及动力特性研究模型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后续此类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 冯超王磊左斌峰
- 关键词:风雨操场屋面网架
- 铜陵市城市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研究——基于热舒适度评价标准和工程价值理论
- 2024年
- 铜陵市不供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随着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对舒适、健康的追求,住宅的供暖需求日益迫切。本文从室内热环境研究中的热舒适度评价标准和工程价值理论全寿命经济成本分析方面,对铜陵市城市住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安装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应当推荐在铜陵市推广燃气壁挂炉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普及这一结论。
- 王文璟夏恺吴慧琼裴鲲鹏左斌峰冯超
- 关键词:城市住宅辐射供暖热舒适度
- 钢梁与PEC柱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2019年
- 对钢梁与PEC柱半刚性连接组合结构进行抗震性试验研究,共设计了4榀不同连接类型的整体框架试件。通过施加低周水平反复荷载,研究钢梁与PEC柱组合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分析端板厚度、角钢设置、螺栓间距等因素对整体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合结构屈服机制符合"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梁顶翼缘变形严重并形成塑性铰,柱根部鼓曲进入塑性。增加端板厚度和减小螺栓间距可以增大转动延性、提高承载极限、改善初始刚度;各框架延性性能良好,其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2.6,且端板连接的框架延性高于角钢连接的框架;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的数值在0.84~1.14之间,各框架抗震性能良好。
- 冯超仇富强
- 关键词:钢梁组合结构抗震性能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于工程建设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类的人才出现了较大缺口,对于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难以快速、顺利地适应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教学与工程之间形成无缝衔接,通过资源、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共享,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实训教学效果。本文以校企合作为出发点,探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 冯超左斌峰
-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