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超
-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石家庄地区PM_(2.5)时空分布及形成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对石家庄地区PM_(2.5)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为石家庄地区雾霾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根据2014年石家庄市各区县空气自动站PM_(2.5)浓度的小时均值和日均值,对石家庄地区PM_(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_(2.5)浓度值冬高夏低,其中,采暖期PM_(2.5)平均浓度为135μg/m3,非采暖期为75μg/m3;2014年石家庄市重度污染天数达66 d,其中,冬季重污染天数占全年总重污染天数的51.5%,秋季占25.8%,春季占18.2%,夏季仅占4.5%;秋冬季节近地面常形成逆温层,浮尘和生物质燃烧生成的颗粒物难以扩散稀释,是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PM_(2.5)浓度值短时间内变化受人为周期活动和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石家庄地区PM_(2.5)浓度西部山区最低,中部地区最高,市区PM_(2.5)浓度比周边地区略低。
- 赵凡崔建升赵文英冯超王辉
- 关键词:PM2.5
- 石家庄市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被引量:41
- 2020年
- 为研究石家庄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化学特征和污染来源,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取3个国控点进行环境VOCs的罐采样及分析,并结合臭氧(O3)及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开展溯源解析;为确定夏季O3的污染周期,利用小波分析研究其时序特征.结果表明,石家庄市采样期间VOCs浓度为(137.23±64.62)μg·m^-3,以卤代烷烃(31.77%)、芳香烃(30.97%)和含氧VOCs(OVOCs,23.76%)为主.采样期间VOCs的季节变化为:冬季(187.7μg·m^-3)>秋季(146.8μg·m^-3)>春季(133.24μg·m^-3)>夏季(107.1μg·m^-3),空间特征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格局.监测期内O3与VOCs、NO2呈显著负相关,与温度、日照时数、风速和能见度呈正相关.在夏季O3≤160μg·m^-3时,6月应关注气温开始上升后4~5 d的气象条件变化,而7~8月需关注7~8 d后的气象变动.PMF溯源解析了6个VOCs的来源,依次为:汽油车排放源(24.78%)、柴油车排放源(24.69%)、溶剂使用源(18.64%)、化工生产排放源(11.87%)、区域背景(10.84%)及制药工业生产排放源(9.17%);其中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源的O3生成潜势(OFP)贡献(54.98%)超过一半.因此,石家庄市夏季O3削减的关键是控制交通及工艺过程源的排放.
- 王帅崔建升冯亚平刘大喜陈静田亮冯超王梦璇王学臣王婷婷
- 关键词:臭氧
- 工业园区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罐采样-气质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确定工业园区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其特征污染物,建立了SUMMA罐采样-气质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39种VOCs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4.2%,重复性限为0.77~12.64μg/m3,测得4组不同加标量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68%~105.36%、85.28%~116.80%、93.02%~102.04%及86.48%~102.09%;实际样品中检出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卤代烃和苯系物共34种,其中,卤代烷烃有15种,卤代烯烃6种,苯系物9种,卤代苯4种;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124.33μg/m3,特征污染物为甲苯(21.94μg/m3)、苯(21.40μg/m3)、二氯甲烷(13.28μg/m3)及二氯丙烷(11.57μg/m3)。
- 冯超崔建升王立新刘大喜段丽莉王梦璇
- 关键词:工业园区无组织排放V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