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萍 作品数:16 被引量:4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更多>>
两种微生态活菌制品对小鼠抑郁症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两种微生态活菌制品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和氟西汀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30 d慢性重复悬尾应激方法制备小鼠抑郁症模型,观察抑郁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5-羟色胺(5-HT)和血清皮质醇(CORT)浓度。结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小鼠海马5-HT含量升高。5组小鼠血清CORT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均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提高中枢5-HT含量是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可能的抗抑郁机制。 韦坤璇 罗俊 刘国萍 陈俊 何萍关键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抑郁症 小鼠悬尾实验 SMOF与MCT/LCT脂肪乳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肝功能影响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使用多种油脂肪乳(SMOF)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前后肝功能情况,对比2种脂肪乳剂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住院期间肠外营养配方分别使用SMOF及MCT/LCT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各160例,对比SMOF组及MCT/LCT组患者用药第1、5、10天后肝功能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及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用药第5天2组患者AST/ALT<1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0天MCT/LCT组较SMOF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更显著,且AST/ALT<1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接胆红素(DBiL)、清蛋白(ALB)、AST、ALT、碱性磷酸酶(ALP)及胆固醇酯(Ch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5、10天MCT/LCT组较SMOF组Child-Pugh分级为B、C级和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OF对比MCT/LCT可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轻、中及重度肝损伤和肠外营养相关的胆汁淤积发生率,保护患者肝功能储备,降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肝损伤进一步恶化及转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罗国标 林忠秋 刘国萍 李燕珍 叶勇关键词:肝功能评估 药物性肝损伤 基于PBL、CBL、LBL结合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研究与实践 2025年 探讨以问题 为导向的教学 法(P roj e c t-B a s e d L e a r n i ng,PBL)、案例为基 础的教学 法(Case-basedLearning,CBL)以及面授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相结合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3级某高校临床药学专业21名学生采用PBL、CBL、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应用到学生教学中,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2022级临床药学专业21名学生,考核内容分别为理论、沟通和接诊能力考核、案例分析以及日常作业考核,通过对比两组学生以上考核成绩的差异分析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86.57±3.46、90.82±4.05;沟通和接诊能力考核成绩分别为91.87±2.73、93.45±2.18;案例考核成绩分别为87.56±3.23、89.52±2.44;日常作业考核成绩分别为91.1±3.77、92.27±2.67;其中学生理论考核、沟通和接诊能力考核、案例考核成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日常作业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BL、CBL、LBL相结合教学法较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医患沟通与接诊能力、案例分析水平等能力,可显著优化带教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对各项临床药学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培养更加优秀的药学学生,值得推广。 罗国标 林忠秋 刘国萍 贺盛发 张宏亮关键词:PBL CBL LBL 临床药物治疗学 教学方法 基于FAERS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与肌腱疾病事件的关联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挖掘和评价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与肌腱疾病事件的关联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OpenVigil 2.1药物警戒分析工具提取美国FAERS数据库中第三代AIs相关肌腱疾病事件,提取时间范围为2004年6月至2023年8月2日。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进行肌腱疾病事件信号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第三代AIs相关肌腱疾病事件468份,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分别为197、188、83份,其中肌腱炎事件最多,占所有肌腱疾病事件58.77%(275/468)。AIs相关肌腱疾病事件年龄构成上,40~64岁33.76%(158/468),65~85岁28.41%(133/468),性别构成上女性占比高于男性。信号结果显示肌腱炎和腱鞘炎在3种AIs中均可生成可疑信号,强度排序为分别为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阿那曲唑>依西美坦>来曲唑;肌腱断裂在3种AIs中未形成可疑信号;肌腱疼痛在阿那曲唑中可生成一个可疑信号。结论:3种AIs与肌腱炎、腱鞘炎的肌腱疾病事件具有关联性,与肌腱断裂的关联性还需更多的数据支持。 黄光明 沈小菊 刘国萍 赵敏关键词:芳香化酶抑制剂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木棉花抗肝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究中药木棉花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harmmapper、Ctdbase、TargetNet数据库筛选木棉花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Disgenet疾病数据库筛选肝癌靶点,取木棉花与肝癌交互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TIMER和HPA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基因与蛋白表达情况验证;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筛选得到木棉花与肝癌共同靶点33个;预测得出ESR1、TNF、EGFR、MDM2、RELA、PTPRC、JAK2、AR、MMP9、MET等10个核心靶点;主要涉及Ras、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菠菜甾醇、豆甾醇、槲皮素、4-乙烯基氯苄、橙皮素与ESR1蛋白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木棉花抗肝癌作用可能与干预ESR1、TNF、EGFR、MDM2、RELA、PTPRC、JAK2、AR、MMP9、MET等核心靶点进而参与Ras、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有关。 韦立志 刘国萍 白法承 唐微艳 杨斌关键词:木棉花 肝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子生物学机制 基于FAERS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上市后相关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2024年 目的比较5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ALKi)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截至2022年11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布加替尼、洛拉替尼5种ALKi在胃肠系统、肝胆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营养和代谢、神经系统6个系统的重点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风险信号挖掘。结果共挖掘到ADR报告15234055例,其中ALKi相关ADR报告20181例,其中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布加替尼、洛拉替尼分别报告10958例、4229例、2101例、1802例、1091例。胃肠系统方面,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克唑替尼的ADR风险信号强度相对较强;肝胆系统方面,阿来替尼和塞瑞替尼较其他ALKi更易出现ADR风险信号;泌尿系统方面,5种ALKi均未发现相关ADR风险信号;营养和代谢方面,洛拉替尼的ADR风险信号强度相对更强;呼吸系统方面,除洛拉替尼外,其余4种ALKi均出现较强的ADR风险信号;神经系统方面,洛拉替尼的ADR风险信号强度较强。结论5种ALKi相关ADR风险信号强度与其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FAERS进行数据挖掘可了解ALKi上市后相关ADR的真实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陈霞霜 刘国萍 黄光明关键词:数据挖掘 肿瘤内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的应用探索 2024年 目的在肿瘤内科建立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患者药物治疗临床路径(临床药径),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品费用支出。方法基于93例肿瘤内科FN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分析,建立以循证药学为基础的FN临床药径,并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法对其进行完善。比较FN临床药径实施前后FN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血培养送检率和“升白”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FN临床路径实施后,抗菌药物总不合理占比、疗程过长占比、疗程和人均用药金额均低/短于实施前;抗菌药物单用占比和血培养送检率均较实施前明显上升,抗菌药物二联占比较实施前降低;应用“升白”药物总不合理率较实施前低(均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建立基于循证药学的FN患者临床药径新模式,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费用支出,降低患者经济压力。 邓高敏 贺盛发 刘国萍 冯丹 黄光明关键词:临床合理用药 肿瘤内科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析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和经济性 2024年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可行性及经济性。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95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日间手术组185例,住院手术组110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患者进行1∶1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费用差异。结果日间手术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短于住院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住院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伤口愈合等级、复发率、术后再入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日间手术组总费用、检验费用、检查费用、药品费用、材料费用、处置费用、其他费用均低于住院手术组(P<0.05)。结论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冯丹 陆杰久 刘国萍 张宏亮 黄光明关键词:日间手术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真实世界抗菌药物不同厂家制剂的治疗效果——以万古霉素为例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评价国产与进口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1416例使用万古霉素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符合条件病历288例。将患者分为国产组(n=78)与进口组(n=210),以治疗实际效果作为结局指标(因变量),以白细胞计数是否下降、民族、体重指数(BMI)等9个指标作为协变量,评价国产万古霉素与进口万古霉素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运用PSM匹配后,共142例患者成功匹配,其中进口组71例,国产组71例,所有指标均匹配平衡(P>0.05)。匹配后,万古霉素进口组有效率高于国产组(P<0.05)。并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进口组受影响因素数量低于国产组(1∶2),其中万古霉素进口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组民族、吸烟史2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进口组治疗效果可能要优于国产组,且稳定性更高。 韦坤璇 罗俊 刘国萍 张昕林关键词:万古霉素 影响因素 利用药品电子监管码减少医院门诊药房相似药品调剂差错并实现门诊药品的可溯源性 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减少我院门诊药房相似药品调剂差错,实现门诊药品溯源。方法:在对医院信息系统(HIS)药品字典后台数据库中加入药品电子监管码字段的基础上,改进我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流程,在二次审核发药操作前增加药品电子监管码扫码审核操作,并据此实现药品终端溯源。通过对比改进前、后12个月的调剂外差率、盘点中发现的与相似药品调剂差错有关的"特殊异常数据"占比、患者候药时间等指标,评价改进前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质量。结果:增加药品电子监管码审核操作后,相似药品引起的调剂外差由22例降低为1例(占总处方数比例分别为0.019 7‰、0.010 3‰),"特殊异常数据"数量由836条下降为436条(占总异常数据比例分别为31.5%、16.8%),患者平均候药时间未见明显延长(分别为10.85、10.88 min),并实现了大部分门诊药品从药房到患者之间的溯源查询。结论:利用药品电子监管码可减少门诊药房相似药品调剂外差,有利于药品溯源链的建立、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罗俊 韦坤璇 黄振光 刘国萍 何薇关键词:门诊药房